【焦点】商家圈钱“跑路” 办卡要切记这5点

06.12.2016  08:02

导读:健身卡、美容卡、美发卡、就餐卡、洗车卡……如今,办理预付费式的会员卡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但是,预付卡在让消费者带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和尴尬。有办理了美容卡、预存大量现金后,遭遇过期尴尬;有办理了装修充值卡,却被告知仅能购买指定建材;有办理商场购物卡,却不能享受商场其他优惠……为何商家违约事件层出不穷?面对预付卡消费中存在的诸多陷阱,消费者又该如何擦亮眼睛?当消费者遇到商家“跑路”时,该如何维权?

呼和浩特菲亚特4S店撤店 保养卡变“废卡”

连日来,有数名广汽菲克菲亚特车主向记者反映,两个月前,首府唯一一家菲亚特4S店“撤店”,车辆保养无处可去,很多消费者在4S店办理了数额不等的保养卡,卡内余额无处消费。

据菲亚特全国售后客服人员介绍,之前的经销商“内蒙古祥益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两个月前办理了“退网”,双方经销合同到期,不再续约。另外,内蒙古祥益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内部运作不当导致经营出现状况。

据此前在呼市菲亚特4S店担任销售的张女士介绍,职员也不知为何关店,只是听闻公司经营不善,负责人背负巨额欠款,无法继续运作。

预存8000元成会员没想到掉进返利陷阱

近日,有部分消费者对其参加的返利营销提出了质疑,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分析,部分商家的返利营销中存在消费陷阱甚至可能涉嫌传销,提示消费者要谨慎对待,发现商家存在违法行为要向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举报。

近日,市民王先生在一家日化销售商家预存了8000元成为会员,商家宣称会员可以享受优惠价,而且成为会员后介绍其他消费者加入会员或购买其产品,还可以享受“折上折”的双重优惠。王先生与商家还签订了一份会员合同,但是回家后自己算了一笔账,才发现被忽悠了,合同上虽然明确了会员享有购物7折的权利,但是按照商品的价格,日常用的牙膏30元、洗衣液70元、香皂45元……就算是每个月都按照7折购买一次,要花完预存的8000元也需要70多个月。而且合同中并没有提到商家宣称的推荐其他消费者购物可以享受“折上折”的相关内容。

有的商家甚至承诺推荐其他人加入,可以得到利益分成,加入的人越多,收益越多,这种行为有发展下线的嫌疑,可能涉嫌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市民一定要警惕。也特别提醒消费者,遇到这样的情况,事前防忽悠比事后维权要实际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