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旗打造富民产业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19.03.2016  12:19

喀喇沁旗打造富民产业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一排排整齐的设施农业大棚,一座座干净的养殖棚圈,一张张绽开的笑脸……沿着喀喇沁旗平坦宽敞的乡间水泥道一路走来,记者不仅亲身感受到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兴奋和愉悦,更真切体验到了喀旗扶贫开发工作的勃勃生机,嗅到了富民产业散发的缕缕芳香。

近年来,喀喇沁旗委、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依靠自治区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在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工作大局,把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和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强力打造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并取得显著成效。

找准切入点,夯实扶贫产业发展基础

去年市场行情好,通过种植硬果番茄,收入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村民不在少数。产业发展了,生活有了奔头。”一说起硬果番茄种植,王爷府镇喇嘛地村党支部书记乌瑞军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喀喇沁旗重点打造的扶贫产业发展基地,喇嘛地村2015年发放贷款1436万元,新发展冷棚硬果番茄600亩,总面积达到1500亩,扶持带动农户315户,其中贫困户150户。

近年来,喀喇沁旗坚持把打造富民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切入点,以“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为重点,通过实施金融扶贫和“杠杆式”扶贫,以贫困户为点、种养业为线、贫困村为面,以点连线、以线织面、以面推开,着力培育贫困地区主导产业,让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喀喇沁旗坚持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民主公开原则,围绕旗政府确定的设施农业、畜牧养殖、高效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和脱贫目标任务,精心制定全旗扶贫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对贫困户确定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人,根据全旗以及贫困乡村自然情况、地域特点、产业基础,重点规划了沿河沿路高效农业示范区、东牛西羊生态牧业集中区、山区沟域林果采摘区。制定出台了《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心制定了《推进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实施方案》等,为扶贫攻坚提供了规范性依据。

为强化领导,喀喇沁旗政府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组织,旗乡两级成立了扶贫开发重点项目专项推进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目标,各乡镇(街道)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贫困村成立了项目监督小组,形成了旗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乡镇街道承上启下、项目村抓好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工作格局,为扎实推进扶贫攻坚提供了良好的体制性和组织性保障。

抓住着力点,构建快速发展要素平台

依托金融扶贫贷款,八里庄村确定了设施农业这条脱贫致富的路子。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小牛群镇八里庄村委会主任范玉荣说。

八里庄村共发放贷款965万元,新建设施农业冷棚500亩、暖棚70亩,全村设施农业大棚种植面积达到700亩,亩均收入2万元左右。

近年来,喀喇沁旗按照以人为本、精准定位、区域协调、综合施策的思路,采取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市场拉动、部门联动等方式,抓住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配套服务等关键环节,积极打造“四个示范”。

立足金融扶贫,打造优势产业示范。通过发放金融扶贫和“杠杆式”扶贫贷款,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造血扶贫”的有力举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牧业产业。通过重点培育,先后涌现出喇嘛地村、下瓦房村、八里庄村等设施农业典型,通太沟村、十家村、马鞍山村等高效林果产业典型,黑山沟村、白太沟村等肉牛养殖典型,雷营子村、美林村等旅游扶贫典型,同时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养殖、林果和农家乐示范户,初步形成了设施农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沟域经济带动型和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立足精准扶贫,打造减贫脱贫示范。坚持以群众发展意愿为前提,以精准扶贫为靶向,以产业富民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精准扶贫走好“四部曲”。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标准,喀旗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在此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实际和群众意愿确定扶贫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帮扶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立足生态扶贫,打造生态文明示范。立足贫困地区比较好的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强力打造高效林果产业,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向并举的做法,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转变,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林果采摘及乡村旅游观光产业,通过林上林下立体经营,种植养殖复合发展,全力打造春季踏青赏花、夏季休闲度假、秋季采摘览胜、冬季体验年俗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变绿山青山为金山银山,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

立足旅游扶贫,打造乡村旅游示范。依托喀喇沁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优势特色产业,以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主体,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树立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典型。目前全旗共新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43家,其中依托马鞍山景区发展20家、依托美林谷景区发展9家,初步形成了以美林谷亚高原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红酒庄园、王府蒙古族民俗文化、楼子店地质奇观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2014年雷营子、马鞍山、美林等6个村被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委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雷营子村和美林村同时被列为赤峰市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村。

突出落脚点,扶贫开发迈上发展新台阶

近年来,喀喇沁旗坚持把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和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作为落脚点,切实把扶贫成效催生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增添扶贫发展的新动力。

据悉,喀喇沁旗对50个“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村2014年安排项目资金1865.7万元、2015年安排2023.1万元,与邮政储蓄银行合作,实施“杠杆式”扶贫,撬动10倍支农贷款。用于“杠杆式”扶贫的资金占“三到”项目资金总量的71%,截至目前,累计发放金融贷款4.9亿元,其中,金融扶贫2.8亿元,“杠杆式”扶贫2.1亿元,两年覆盖贫困户8970户。贷款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5个村,其中超过千万的9个村,最多达1400多万元。

扶助而有偿的投入方式彻底改变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习惯,几乎所有的贫困户在借用扶贫贷款后都积极找信息,主动学技术,多方跑市场,设法兴产业,脱贫致富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喀喇沁旗依托发展富民产业,极大地带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落实。如今,一项项蓬勃发展的富民产业正不断描绘出喀旗扶贫开发事业的新篇章。(赤峰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