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查书记留喜:把老百姓的事儿记在心上抓在手上

17.02.2016  12:44

  正月初二,记者来到扎旗胡尔勒镇浩斯台嘎查农民白福林家时,他家格外热闹。原来,同白福林一起打工的两个工友带着家人来串门了。记者看到,白福林家的厨房里堆满了年货,灶台上冒着热气。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饭菜就摆上了桌。诱人的手把肉、鲜嫩的鱼肉,无不寓意着合家团圆、幸福连年。

  小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白福林,高兴地对记者说:“嘎查书记留喜帮助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现在户户都有增收项目,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啊!”

  近年来,胡尔勒镇浩斯台嘎查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嘎查党支部书记留喜带领群众抓产业促发展,加大力度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如今的浩斯台,已由一个贫困嘎查发展成为扎旗农村牧区致富奔小康的样板。

  “农民不但要会种地,还要有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头脑”

  留喜常常用这句话引导群众外出创业,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响应。

  2011年以前,浩斯台嘎查有贫困户258户,占总户数的58%;贫困人口822人,占总人口的54%;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如何提高群众收入,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一直是留喜苦苦求索的问题。

  近年来,留喜带领嘎查“两委”班子,通过劳务经济人带动、投亲靠友互动、组织培训输出等形式,向海拉尔、呼和浩特、大连等地和盟内各旗县市输出劳动力1100余人次,每年实现剩余劳力转移450人。据统计,劳务输出使嘎查剩余劳力年人均增收1.5万元,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外出创业和务工,为嘎查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帮助群众战胜各种困难,是我份内之事”

  留喜常常用这句话要求自己,得到了嘎查群众的一致称赞。

  “能住进宽敞明亮的新砖房,真是要感谢留喜书记!”提起以前的房子,村民包双林翻出了老照片说:“原来这土房子,夏天漏雨、冬天进风,整个是一危房。”

  包双林是浩斯台嘎查村民,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孩子。每年父母看病、孩子上学都需要花钱,一家人的生活很是困难。2015年初,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包双林家盖上了砖房。可当时没钱装修,眼看着有新房却住不进去,可急坏了一家人。留喜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己掏钱为他家做了简单装修,让包双林一家人高高兴兴搬进了新房。

  农民兄弟转移就业、增加收入,本是好事。但也出现了相应问题:如家里的耕地怎么办,谁来打理?面对共性难题,留喜积极寻找对策。他以土地流转政策为依据,积极发挥嘎查党员干部及种地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转移式”扶贫,实行耕地集约经营,实现了劳动力及耕地的有效转移。留喜还借助厅局帮扶的大好机遇,为嘎查争取到了农业开发项目,共打井57眼,建设水浇地1500亩,整修田间路2000米;整修屯中路4000延长米;为浩斯台艾里115户农民安装了自来水;新建1272平方米鸡舍,养殖蛋鸡7500只,带动25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强化,使嘎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2015年,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浩斯台嘎查实施了5650亩涝洼地旱改水改造项目,积极发展水稻产业,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只有农民自己抱成团,才能产生发展的动力”

  留喜常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并逐步实现嘎查村民脱贫致富。

  为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2011年,他组织新塔来花艾里65户农户成立了“扎赉特旗新塔来花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以耕地入股方式,参与合作经营。由7户种植大户集中经营新塔来花艾里3700亩耕地,实行统一购进农用物资、统一灭茬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此外,合作社还组建了劳务输出队,把剩余劳力输出务工,务工者年人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

  合作社还争取到连片开发项目资金,建设2500平方米舍饲牛舍1处,资金总投入100万元,受益群众105户。

  据介绍,浩斯台嘎查农民张合家有3口人,将自家的45亩耕地有偿流转后,全家给别人放牧打工。土地流转收入加上放牧收入,每年实现增收2万元。

  留喜介绍说,目前,浩斯台嘎查流转耕地达到1.2万亩,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中受益。留喜还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蛋鸡等等项目,多种渠道增加收入。

  “百姓选我当书记,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改变家乡面貌的期盼”

  留喜把这句话视为对群众的承诺。

  沐浴着冬日里的阳光,记者走进浩斯台嘎查,看到主街和小巷已全部硬化,路面干净整洁。“自从我们嘎查被列为‘十个全覆盖’盟级示范点以来,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强了。”留喜兴奋地介绍着。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给浩斯台嘎查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留喜说。为让群众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留喜带领嘎查“两委”班子全力抓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2015年,嘎查修建水泥路4.2公里,改造危房42间,整修院墙1.1万米,主要街道铺设馒头砖3200平方米,建设600平方米村级便民服务综合体,修建边沟2000米,栽树2万株。目前,自来水全部入户,600平方米的村级便民服务综合体已竣工,已对嘎查文化活动室进行升级改造,并即将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和1000延长米文化长廊。

  “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浩斯台嘎查一年要投入各类资金1000万元,平均到各户投入就达到23000多元。这些钱如何用好、用到刀刃上,是我们党员干部的重要课题。对此,在推进项目上,我们更重视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我们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引领,提升群众自身的能动作用,如期完成了各项任务。”胡尔勒镇镇长云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过程中,浩斯台嘎查注重村容村貌改善和农民素质提升同步实施。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积极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请农牧民做项目建设的管理员、监督员。并通过开展“文明农民”“文明家庭”和“好儿媳”“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促进乡风文明。“我们嘎查采取干部包村屯分片管理、定期评比与‘十个全覆盖’工程落实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村屯环境综合治理,使嘎查亮堂了,群众的心也明亮了。”留喜说。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使浩斯台嘎查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迅速发展,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日渐转变,致富信心更加坚定。如今的浩斯台嘎查,变成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的美丽乡村!”留喜告诉记者。(驻站记者 白玉亮)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