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蒙东公司:扮靓北疆风景线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8日电(任会斌、李静一)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多年来,国网蒙东公司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与全区2500万人民一道,发展奋进,共助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更加亮丽。
助内蒙古走进特高压时代
1903年,俄罗斯人在满洲里兴办了内蒙古第一家小型电灯厂,自治区从此进入电力时代。自治区成立后,经过70年的发展,如今电力工业已经领跑全国。
7月1日“锡林郭勒盟—胜利”特高压枢纽工程带电调试成功,这是连接“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交流、“锡林郭勒盟—泰州”特高压直流两大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关键枢纽。
“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是内蒙古第一项特高压输电工程,于2014年11月启动建设,标志着内蒙古从此走进特高压输电的时代。
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国家规划的9个煤电外送基地中,鄂尔多斯等2个位于内蒙古境内;7个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蒙东、蒙西占据两席。
近年来,国家电网蒙东公司大力推进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技术发展,有力支持了内蒙古国家能源基地建设,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特高压、建设大电网、构建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是内蒙古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自治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特高压建设过程中,国网蒙东公司从2014年第一条特高压工程开工开始,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建设和投运的特高压工程已达6条。目前,“锡林郭勒盟—山东”、“蒙西—天津南”、“锡林郭勒盟—泰州”等4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建成投运;“上海庙—山东临沂”、“扎鲁特—山东青州”2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计今年投运;“蒙西-晋中”、“锡林郭勒盟-张北”2个交流工程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五交三直”建成后,8条特高压线路东西两翼齐飞,形成纵贯南北的蒙电外送大通道,预计年输出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其中外送清洁能源电量1000亿千瓦时。
“五型电网”扮靓北疆
自2009年成立以来,国网蒙东公司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已任,坚持服务自治区工作大局,积极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步伐。
“十二五”期间,蒙东电网累计投资300亿元,66千伏及以上线路达到2.84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3315万千伏安,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2倍和2.3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大幅提升,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大幅提升。
国网蒙东公司切实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优质供电服务,实现居民用电同网同价,每年帮农牧民节约用电支出2.8亿元;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3.5万户“低电压”改造,让1万多户人用上了电,实现了蒙东电网户户通。
国网蒙东电力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为引领,提出到2020年,要把蒙东电网建成网架合理、安全可靠、绿色低碳、开放互动、坚强智能的“五型电网”(送端型、服务型、清洁型、开放型、智能型电网),安全保障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供电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去年6月30日,国家电网公司与自治区政府签署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机井通电”工程建设协议。经过近一年的奋战,今年6月下旬“机井通电”目标已提前完成,累计完成架设10千伏线路5704.96千米、低压线路1652.25千米,新建及改造配变电设备565台。全区34565眼机井通电,解决了310多万亩农田牧场的用电灌溉问题,共惠及229个乡镇的31万农牧民。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满洲里口岸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建设“一带一路”,电力需先行。国网蒙东公司主动参与,推动与俄罗斯、蒙古国电网互联互通,完善口岸电力设施,提供优良供电服务。
“口岸24小时通关,一旦电力没有保障,货物装卸、铁路换装只能停下来。”满洲里市口岸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文阁说。
2015年以来,国网蒙东公司加快满洲里智能电网建设,今年已完成城区25条配电线路自动化建设改造,实现了满洲里市区配电自动化全覆盖,全城供电可靠率由改造前的99.7417%提高到99.95%。
每年6月至9月,是满洲里的旅游高峰期。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对大多数不具备双电源或自备发电机的重要场所进行双电源改造。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亚及欧洲对中国高品质果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出口水果的诚林公司负责人说,出口规模扩大,使该公司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一到用电高峰期,供电公司职工都会提前对线路进行检修。新厂区投产后,还将接入双电源,到时候更无后顾之忧了!”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了确保进出口和冷库企业用上放心电,国网蒙东公司的职工通过上门走访,及时检查线路、设备,及时了解企业的用电情况和需求,有力支撑了“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