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张大妈:自个脱贫又带大伙致富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8日电 题:坚强张大妈:自个脱贫又带大伙致富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
一堆黑木耳在架子上晾干,旁边是两个大棚,大棚里悬挂着2万袋黑木耳菌棒,圆柱形菌棒吐出长短不一的木耳。64岁的张秀荣一边忙着察看菌棒,一边指挥两手残疾的儿子干活。
在不大的客厅里有一排柜子,柜子上摆放着张大妈各种包装的黑木耳,柜子旁边是开机的电脑。进入秋季,张大妈要为网上销售木耳做准备。
张大妈种黑木耳源自一段心酸的往事。2000年7月的一天,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河西办事处回民村,张秀荣的大儿子刘振雷和伙伴在河边玩水,伙伴心脏不好要沉到水里,他把伙伴往岸上推,救起了同伴,自己却滑进深坑,献出了23岁的生命。原来性格内向的刘彦荣十分悲痛,患上了抑郁症,常常一个人独自去山里,一待就是几天。在张秀荣的照料下,丈夫的病情有所好转。就在这时,2011年,二儿子在外打工发生意外,双手残疾。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立时陷入贫困。
全家的重担落在了张大妈一个人身上,她梦想着走出绝境。2014年,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发展办公室来村里宣讲种植技术。听说种木耳能挣钱,张大妈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用自家的2000元和借来的7000元,在村里第一个种起6000袋黑木耳。
母子起早贪黑,精心种养。黑木耳办技术人员不辞劳苦,悉心指导,当年净挣9000元。张大妈坚强不屈的事迹越传越广。2015年,扶贫部门的一个基金会发起众筹12万余元,帮助张大妈建起两个大棚、一个凉棚等。张大妈当年挂袋2万菌棒,净收入3万元,一举脱贫。
自己脱了贫,张大妈惦记着全村的贫困户。她把收获的木耳送到村民家里,宣传种木耳的好处。同村的钟凤秋一家3口,女儿上大学,丈夫患有精神病,因为本人是村干部不能当贫困户,但实际比贫困户还困难。张大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决心帮她一把。
2015年,张大妈手把手帮助她种木耳,当年纯收入7000多元。第二年,钟凤秋的种植规模由5000袋发展到1.5万袋,去年发展到2万袋,纯收入近3万元。“这娘俩特别热心,过两天就过来帮助消毒、浇水、遮阳。”钟凤秋说,“我有时村里的事情忙不过来,木耳全靠张大妈打理。”
张淑霞老两口有病,干不了重活。热心的张大妈主动找上门,动员帮助种木耳。2017年纯收入1.5万元,实现稳定脱贫。
善良的张大妈把每个贫困户挂在心上。2015年,张大妈说服带领5个家庭贫困的姐妹一起种木耳,到每个家庭当面传授指导,当年5户都脱了贫。2016年和2017年,张大妈分别带动6户和7户种木耳稳定脱贫,今年又带动11户脱贫致富。
电子商务给张大妈的木耳销售插上了翅膀。2016年,扎兰屯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张大妈参加了10多次培训,掌握了拍照片、制网页、发邮件等技术,在手机和电脑上销售产品。“如今,80%的产品都是微商销售。”张大妈自豪地笑道。
钟凤秋说:“张大妈不仅帮助我们种木耳,还帮助我们卖木耳。去年10月,我晚上加班回家被电动车撞得腰椎骨折,两个月起不了床,正是销售旺季,心里上火,张大妈帮我把2000斤木耳全卖出去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交口称赞张大妈,一位年轻的妇女哽咽道:“60多岁的老太太这么坚强,还带动大伙儿脱贫致富,我们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