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
我国首个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系统
建成并投入运行
近日,由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扶贫空间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下设的“贫困地区资源环境监测评估与生态价值评价技术”、“贫困地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管理技术”、“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贫困精准识别”“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系统构建”、“扶贫开发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与示范应用”五个课题顺利通过课题验收。国家遥感中心、国务院扶贫办有关同志、验收专家组及课题骨干参加了课题验收会。
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决新阶段扶贫开发信息不畅、对象不准等问题,提升扶贫开发决策能力,项目团队历时三年技术攻关,突破了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资源生态安全评估等关键技术,对2000年和2010年14个连片贫困区两期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开展了因灾害导致贫困风险的科学评估;设计并实现了县-村-农户不同尺度层面、区域与人口结合、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多尺度多维度贫困识别技术体系;项目首次制定了《扶贫开发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扶贫开发服务模式,突破了扶贫信息基于表格和表单的传统业务模式,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性地将建档立卡、贫困调查与监测、片区规划实施监测等多项业务融为一体,构建了面向国家-片区-省-市-县-村-户国家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全国贫困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的在线填报管理,在线分析贫困对象贫困特征及其致贫原因,跟踪帮扶进展,寻找帮扶空缺,为各级扶贫开发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
项目成果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秦巴山片区的部分等地区成功开展了应用示范,完成了示范区多维贫困识别、扶贫成效分析、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以及自然灾害对贫困影响等工作,覆盖113.84万贫困户、300多万贫困人口。研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信息服务系统,满足了内蒙古扶贫开发管理的实际需要,实现了业务化运行。研究成果实现了遥感技术、GIS技术在我国扶贫开发领域的首次应用,为扶贫资源在宏观层面的精准配置和在微观层面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遥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