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基层组织“三务”公开:给群众“明白” 换百姓“信赖”

04.07.2018  18:04

    内蒙古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职能,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党务、政务、村务“三务”公开,让群众眼里清清楚楚、心头明明白白,也让新一届基层“两委”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

    截至5月底,全区基层1.46万个党务应公开组织党务公开率达92%,3000多个政务应公开组织政务公开率达94%,1.15万个村务应公开组织村务公开率达到91%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紧“小微权力”制度笼子,让公开成为有力的监督。

     权力清单公开晒 让群众明明白白

    “现在哪儿也不去,从手机里就能看见村里的各项情况,有些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党员就近告诉他们,特别方便。”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乌兰图克嘎查61岁的老党员那顺吉日嘎拉深有感触地说。

    伊金霍洛旗以伊金霍洛镇为试点,在全旗推广“互联网+五亮五强”模式,镇党委履行亮岗、亮责、亮务的主体责任,镇纪委在此基础上强化日常监督,及时“亮灯”“亮剑”,对乡镇级4类党务、7类政务、3类财务和村级9类党务、9类村务、13类财务以及8类43项惠民资金进行全面公开监督,有效确保了群众应知尽知。传统公开模式不能丢,但公开也需要有新思路。登陆青福镇人民政府公众号,从党费缴纳到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情况公示;从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扶贫救济;从以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为核心的资金收支明细到村干部报酬、资产资源处置,一目了然。“张贴在墙上的三务公开制度还规定,若村民有异议,可以要求‘两委’干部做详细解答,让‘三务’公开真正走到老百姓的指尖。”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纪委书记王韬告诉记者。

    “三务”公开到不到位,群众最有发言权。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纪检监察机关对发现的“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假设立、不履职等问题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针对性抽查达45次,发现问题73个,受理问题线索90条,立案22件,结案1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

    对基层“三务”公开工作开展全面监督检查,是今年自治区纪委监委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初,十届自治区纪委四次全会做出部署,要求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把“三务”公开作为推动农村牧区基层不敢腐、不能腐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及时对所属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社区“三务”公开情况以及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情况进行了监督核实,督促基层党组织落实“三务”公开的主体责任。对“三务”公开各项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动态监督体系,确保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3月22日,自治区纪委印发《关于对基层“三务”公开工作开展全面监督检查的通知》,各级纪委监委结合基层“两委”换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等问题,围绕嘎查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清单”、嘎查村务公开目录中所列事项,对每条权力运行设定简化流程图,划出“三务”公开“高压线”,推动这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阳光监督无死角 让风气清清爽爽

    “新一届党支部产生了,希望党员们关心参与村里的事务,通过公开栏、查询机、手机等方式监督村里的‘三务公开’,有不明白的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怀朔镇党委书记郭勇的承诺引起了在场党员群众的阵阵掌声。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今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各基层组织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重要性,指导已组建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断发挥职能作用,真正建立基层纪委监督、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社会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打通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截至5月30日,全区已建立11013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覆盖率已达到96%,尚未建立和正在筹建的各占2%。同时,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不按规定建立、履职缺失等问题,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职能作用,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

    从地广人稀的偏远农牧区,到经济体量庞大的城中城边村,各地农村牧区相继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并通过制定《村民监督委员会重点监督事项清单》、实行月报告和例会制度等方式,有效发挥嘎查村监会在村级事务运行中的监督主体作用。鄂托克旗、杭锦旗、杭锦后旗、固阳县等地采取“N+1”的监督方式,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调查走访群众、实时受理信访举报、开展廉洁履职教育、开展述廉评议+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紧盯重点环节开展监督,强化对苏木乡镇、嘎查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强日常廉洁教育,筑牢基层廉政防线。伊金霍洛镇、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陕坝镇、兴盛镇、怀朔镇、独贵塔拉镇等所属的各嘎查村公开及公示内容被制作成PPT、H5在手机客户端、微信群中公开,农牧民群众可通过手机及时了解掌握村务公开、惠民政策、惠民补贴发放情况,让群众实时掌握、实时监督,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

     给群众“明白” 换百姓“信赖

    将“小微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不仅群众点赞,也受到了村干部的普遍认可。

    多位村支书、村主任表示,“群众的理解多了”“心里的委屈少了”“想干事的劲头更足了”。包头市青福镇银匠窑村,村民们放心地把征地补偿款交到村干部的手里集中起来干大事,如今一个现代化的观光旅游农业实体——军事旅游特色小镇已经初具规模。

    巴彦淖尔市头道桥镇民建村的防渗沟渠、陕坝镇春光村的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干召庙镇民主村和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镇龙虎渠村的幸福田园,内蒙古许多老百姓在“阳光下”看到了干部们的付出和自己的收获。

    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无死角监督,给干部们定规矩,保证“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不踩纪律底线,不碰党纪红线,以新思维谋划村级事务。“三务”公开在内蒙古草原上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正了干部的身子,暖了群众的心,从源头上预防和遏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王冬梅、赵欣然)

准格尔旗“五个注重”选好配强嘎查村带头人
为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嘎查村“两委”班子,扶贫办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