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限塑令”塑料袋依然流行
◆在商场、超市经常可见市民使用塑料袋装物品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摄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
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该通知中称,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紧接着,呼市开始着手落地该《通知》,要求商场、超市里提供的塑料袋收费,农贸市场也被禁止向顾客提供超薄的塑料袋。一时间,“限塑令”推行得风风火火。
10年过去,回头再看,超薄塑料袋依然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商场、超市里收费的塑料袋也仍被很多人使用。
有偿和免费使用共存
呼市维多利时代城海亮超市,是李鑫每日要光顾的超市。“蔬菜水果、日常洗化,都在超市买,结账时再买个塑料袋把东西提回去。”李鑫说,他经常使用塑料袋,只是多年前免费提供,现在得花钱购买。
7月9日下午,记者在海亮超市观察了20分钟,20名购物者中有18人付费使用了超市的塑料袋。该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为12小时,那么一天就有640余个塑料袋被售出。
“处理塑料袋可能存在污染,但要想减少使用很难。”李鑫说。
除大型商场、超市内的收费塑料袋被消费者频繁使用外,一些小型农贸市场的商户还在为消费者提供免费使用的超薄塑料袋。
外卖、快递业消耗量大
近几年,随着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兴起,快递塑料包装袋、外卖塑料包装袋、塑料餐盒也被频繁使用,消耗量也越来越大。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总产量7515.54万吨,而像餐盒等塑料制品面临回收利用难的问题。
10日中午,六、七名外卖送餐员用塑料袋提着食品奔波于海亮广场的多栋写字楼。而客户吃完外卖后,包装袋会被立即丢弃。
“一份外卖至少需1个餐盒1个塑料袋,如点的多那就是成倍增加。”呼市八一路一家快餐店服务人员表示,每天店里的外卖订单上百份,塑料袋一天用300个左右是“正常水平”。
呼市中山东路一家快递营业点负责人刘义军(化名)介绍,目前还没有其他包装可以替代廉价非环保塑料快递包装袋。“塑料袋不用不行啊,订单多时,一天需要用近200个快递袋,每个成本0.2元。如用环保快递袋,每个的成本就是1元多,造价太高,不划算。”
其实,围绕“限塑”相关政策的调整计划在2017年11月就已提出。2017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准备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的实施范围,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并且督促地方,特别是城市加大落实力度。
源头和流通难把控
关于“限塑令”的推广落实,是田玉忠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田玉忠是呼市环保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关于呼市范围内存在的生产、制作不达标塑料制品的小工厂、作坊,他都特别关注。
其实,呼市环保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限塑令”的落实,尤其是在2015年新环保法颁布后,对于生产、加工、制作未达到环保标准的塑料制品生产工厂或作坊都加大了打击处理力度。从2015年至今,呼市环保局共取缔不达到标的塑料制品生产及作坊30余家。截至目前,呼市范围内已没有不达标的塑料制品生产及作坊。
“从外地流入呼市的塑料袋很难控制。这需要在生产源头把好关。”田玉忠坦言。
对于田玉忠的说法,呼市工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科长安强也有同样的感触。
据了解,为配合“限塑令”落地,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8年联合发布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其中对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袋等行为都有一定的处罚措施。
来自呼市工商局数据显示,从2016年8月到现在,呼市共查处违规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案件50余起,收缴罚款12.6万元。
源头治理与执行落实并重
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光军看来,“限塑令”之所以没得到彻底实施,是因为在生产源头流通领域还留有不符合环保标准塑料袋的喘息空间。要让“限塑令”真正发挥效用,需从生产源头上有效治理,不让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不给不法生产企业留下生存空间。
同时,工商及环保等职能部门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对市场上流通的塑料袋的监督查处力度,形成管理合力,让源头治理与执行落实并重。其实按照目前科技的发展水平,环保可降解塑料袋无论技术以及成本上都可以实现在市场上推广,但这样的推广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引导、推动。
此外,于光军还建议,“限塑令”的落实,国家还需加强对环保产品的扶持,引导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促进全民环保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