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生态建设的绿色蝶变:从生态“伤疤”到天然“氧吧”

07.01.2021  16:11

  这几天,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高台管理站红道巷林区的温度已经降至零下30多度。

  李金虎用力裹紧身上的大衣,登上山顶的瞭望台极目远望,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这一片生态恢复得不错,前段时间还有青羊出没,这可是20来年头一次见。”作为上高台管理站站长,李金虎每天都要来这里看看转转。

  历史上的大青山曾经是林茂草丰、河水长流的秀水青山。1861年的《归绥识略》上记载:“高数千仞,广三百余里,袤百余里,内产松柏林木,远近望之,岚光翠霭,一带青葱,如画屏森列

  然而,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青山沿山因长期采矿和过度放牧变得满目疮痍,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生态“伤疤”。开采高峰期,到处是漫天的尘土、冰冷的碎石和轰鸣的机器。风大时,这里就成了一台巨大的“扬尘器”。

  “山上的树没了,山沟也不流水了,野生动物也都不来了。”回忆起当年情景,李金虎连连摇头。曾经的“采石经济”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深度硬伤。

  为重现百年前“画屏森列”美景,我区坚持把大青山生态恢复和治理放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2004年,大青山被整体划为自然保护区,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科学建设、严格保护。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立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意义非凡。”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牛喜山一语中的。据他介绍,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且区位独特、典型性明显,生态价值极为重要,是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中坚环节和关键纽带。

  痛定思痛,从无节制的掠夺到全方位复绿,大青山也迎来了改天换地的新生。

  对保护区无序开发建设果决按下休止符,是全方位复绿的第一步。近年来,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配合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三市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工矿企业清理整顿力度。截至2019年底,保护区内的195家采石采矿企业得到全面清理销号,并逐步强化生态旅游和非工矿类经营建设活动的管理,各类违规开发建设得到了有效遏制。

  2020年,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又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协调三市政府和相关旗县区,召开保护区禁牧大会,实施动态化台账管理,分步推进禁牧。仅3个月,保护区内牲畜羊单位量已下降58.49%。

  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为了抹平生态“伤疤”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制宜,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作。截至2020年10月,呼和浩特市完成保护区工矿企业退出区域人工修复人工造林3000亩,退化林修复6000亩;包头市完成封山育林6万亩,人工造林1万亩;乌兰察布市完成草原生态修复3000亩,人工造林14800亩,特色经济林建设1360亩,乡村绿化美化110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现在的变化太大了,青山绿水又回归了,还经常能看到野兔、石鸡、狐狸等各种野生动物呢!”李志强是一位退伍军人,眼下他和老伴儿都当起了保护区护林员,对这里的变化感受颇深。

  目前,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护林员近800名,平均每名护林员承担着几千亩至上万亩的责任区巡护任务。他们以山为家、与森林为伴,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着山岭,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

  山还是那山,山又不是那个山。以前村村生产石灰、腻子粉,处处冒白烟;现在,艺术大讲堂、民俗博物馆,文旅产业红红火火。

  “空气好,风景好,下了雪就更有看头了。”站在5万亩森林公园的观景平台,呼和浩特市民张先生忍不住赞叹,“这片林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现在都已经显现出森林的气象,真是个大氧吧。几十年后,来这就有置身于大兴安岭的感觉了。

  半是青山半是城。如今,“不信青山唤不回”已不再是痛彻心扉的誓言,更多的是勇敢的担当。从“挖山人”到“护山人”,从生态“伤疤”到天然“氧吧”,这里正发生着凤凰涅槃式的绿色蝶变。(记者 施佳丽)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