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管理局包头分局严控火情 狠抓防扑火工作

17.03.2015  13:37
     

林业厅政府网3月17日讯  去冬今春,呼市干旱少雪,森林火险等级据高不下。春节期间,由于大量祭扫活动和烟花燃放使保护区火险隐患陡然增加。面对严峻形势,内蒙古大青山管理局包头分局全员设防,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严控火情,确保了保护区春节期间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经统计,春节期间辖区内发生一般性火情7起,过火面积20亩,全部为荒山、荒坡地;未发生烧毁林木事件,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了0.013‰以下。

近年来,大青山自然保护区防火压力逐渐增加,但由于森林防火工作有序开展,毁林火险得到较好控制、火灾发生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保护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 明确防火责任,落实防火巡查制度。目前,保护区各管理站都成立了由站领导任队长、管理站干部为防火队员的防扑火突击队。比如:五当召管理站招录历年复员军人20多人组建了专业扑火队伍;还组织100余人组成半专业扑火队6个。在防火的重要时间段,管理站工作人员全部分布在防火一线加强巡山监控,增加防火巡护的密度,严防火灾发生。

二是 包头分局在重要时间节点强化管理,狠抓督查,保证了防火工作有序开展。包头分局领导班子连续多年实行包片责任制,组成四个巡查小组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重点对防火责任制和扑火预案落实情况、野外火源管理情况、防火宣传开展情况、防火专项经费落实情况、火灾案件查处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护区每年还坚持按程序对专用防火车辆、灭火器具、通信器材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备状态完好,满足防火应急需求。

今年春节前,包头分局再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管理站高度戒备,对重点区域加大管控力度,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实行分区包片,专人看守,重点区域重点盯防,做到对火灾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最大限度降低火灾损失。

三是 大力宣传,增强全民防火意识。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茂盛,加之地势偏远,交通不便,一旦发生火情难以扑救。因此,提高防火意识,减少防火隐患十分必要。今年,保护区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发放草原防火知识手册、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大范围宣传,增强了当地村民和上坟祭扫人员防扑火的自觉性和防灾避难能力,做到了警钟长鸣。

四是 对重点区域严防死守,寸步不离。保护区防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在清明、春节等重要防火节点,上坟祭奠烧纸情况增多,给保护区防火工作带来极大压力。面对严峻形势,自然保护区全体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在除夕等上坟烧纸高发时间采取了对重点区域盯防死守的策略。

在坟头蹲点守候,“”着群众用火,如有意外及时控火;等群众走后,再“断后”仔细检查。这种最简单的办法目前是保护区最直接、最有效的防火监管办法。但保护区零散分布着一万八千多个坟头,单靠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够用。每到关键防火期,不仅管理站,连周边村、镇、造林企业、森林公安,都会投入人力物力全力防控。比如,在春节的重点防火期,仅青山管理站范围每天就有150人坚守在大青山里。

五是 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防火于未燃。近年来,保护区强化一线工作人员防火应急培训,为森林防火想方设法,实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比如:冬季山上大风日数偏多,天气对防火极其不利,为防止上坟祭祀引燃山火,防火人员向上山祭奠群众发放“祭祀”专用铁笼,要求烧纸全部放于铁笼内,以防火源飘散。又比如:秋冬季,在重要地段和林地周边的坟地适时打造防火隔离带,防止冬季违规用火引燃周边山林。

六是 依靠科技,提高防火管理水平。为了减少基层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包头分局积极实施一期基础建设工程,努力实现保护区的防火监测全覆盖。按照规划,一期基础建设将在包头辖区布设防火监控塔、防火监控设备6套。目前,包头分局防火监控指挥中心已建设完成,正在调试阶段;各管理站防火监控设施正在建设之中。随着大青山自然保护区防火监控一期建设项目的完成,保护区防火监控水平将得到大幅提高,最终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