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能源“三弃”问题?
报载: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然而却面对可再生能源中"弃风充光弃水"现象。最近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全体成员大会暨2017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就解决"三弃"的存量和将来的增量问题给出了答案。
应该说,"三弃"问题并不是技术上的障碍和限制,但与政策、市场都有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在现有电价管理体制下,多发电就意味着多盈利。为协调各电厂之间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发电量计划,按机组平均分配发电时间。就比如,风电恰恰不在计划之内,其结果是,风电不但没有享受到《可再生能源法》所赋予的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权利,甚至还要为火电厂的计划电量"调峰让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方消纳能力严重不足,而外送的特高压项目外送通道建设滞后,远跟不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增长的速度,这样就造成了可再生能源又没有市场,导致布局不合理。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日益深入,可再生能源对于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替代,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能源互联网的规模化发展也为能源体制改革增添了新的动力。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低、距离用户近、数量多而分散的特点,与能源互联网分散化、扁平化、开放化的特点高度契合。有关专家认为,能源互联网思维的典型应用就是加强多能互补和分散式能源利用,现阶段可以重点通过能源互联网重塑信息之间的交互方式,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灵活管控,进而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由此,从深层看,风电、光电、水电发展与现行电力体制不匹配,需求侧尚未形成大规模消纳风电、光电、水电的能力。通俗讲,就是省内消纳不了,省外送不出去,才是引发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坚持"内调""外送"双管齐下,放大到全国范围内进行消纳,加之产业政策、市场机制、技术措施等环节的完全到位,这样才能发挥清洁能源富足的优势,才能扩大规模消纳风电、水电和风电, 进而彻底解决"三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