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妇女之家"成妇女儿童"温暖幸福之家"

28.11.2015  16:43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28日电(记者哈丽娜)“自从嘎查有了‘妇女之家’,我就经常去那里,和朋友们一起聊天、参加活动、作志愿者,生活更加有趣,自己更有了自信!”刘文娟说。

    刘文娟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图日根嘎查(村)的一名农民,平时不善言谈的她聊起“妇女之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嘎查常住人口800多人,其中女同胞居多。2013年,图日根嘎查组建了‘妇女之家’,给全嘎查的女同胞们送来了温暖。

    “妇女之家”不仅给基层的女同胞们送去温暖,在促进家庭和谐稳定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走进阿拉善左旗婚姻调解室,一脸和气的调解员正拿着一本心理教科书仔细地学习着,她就是旗里有名的婚姻调解员哈斯图雅。哈斯图雅曾是敖伦布拉格嘎查的妇代会主任,2013巴彦浩特镇婚姻登记处成立“妇女之家”后,她被调剂到这里,成为一名婚姻调解员。“我很喜欢做妇女工作,婚姻登记处成立‘妇女之家’,不仅给女职工带来了福利,还成为保卫婚姻、捍卫家庭的重要工具,现在‘妇女之家’已成为“温暖幸福之家’!”哈斯图雅自豪地说。

    据了解,2013年巴彦浩特镇婚姻调解室成立以来,哈斯图雅和同事们依靠“妇女之家”这个阵地,在调解的1461起婚姻家庭矛盾中,调解成功765对,成功率达52%,及时挽救冲动型、草率型等非理性离婚现象的发生,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婚姻家庭纠纷,促进了家庭和谐稳定。

    阿拉善盟妇联主席方萍表示,“妇女之家”是最基层的妇女组织,凝聚了人心,给妇女和儿童带去了幸福。 泰隆社区是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最大的社区,社区中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为了给留守儿童提供关怀和帮助,“妇女之家”联合学校和其他部门开展了“四点半课堂”。“夏季,‘四点半课堂’下田间,组织种植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冬季,‘四点半课堂’在室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孩子们动手做手工艺品,培养儿童动手能力……”阿拉善右旗妇联副主席冬梅说,“通过‘妇女之家’组织的各项活动,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社会各方的爱和温暖。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