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妇联在实践中探索推进妇联工作改革创新
2015年,鄂尔多斯市妇联组织各级妇联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及中央、自治区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基层实践经验和各项调研成果,发挥优势谋划新举措,突出特色探索新机制,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工作。
一、 创新妇联队伍建设模式
积极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加入妇联组织,构建大妇联格局,着力提升妇联工作效能。一是向各级党委推广增设不驻会副主席制度,加配妇联发展引擎,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二是积极组建和吸纳女性社会组织,指导她们协助妇联开展精准服务,汇聚妇联发展新动力。市妇联增设了4名不驻会副主席,各部室组建和吸纳了反家暴协会等15个女性社会组织。实践表明,她们在推动妇联发展、深入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提升了妇联的服务水平。三是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妇女之家”建立联合党支部,吸纳女典型、女人才等妇女骨干组建维权、创业等各类队伍开展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妇联工作效能。
二、创新妇联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妇女代表联系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妇女代表代表谁就要联系好、服务好谁的工作职责,使妇女代表在届期内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妇联的有力助手。二是建立妇女需求月报告制度。整合妇代会主任、女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人力资源组建妇情征集队伍,按照“分类办理、逐级上报”的原则,及时解决妇情。三是建立妇情互联网反馈机制。利用网站、邮箱、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将基层妇情通过网络反馈到各级妇联,做到妇情不积压、不发酵。
三、积极探索“互联网+妇联服务”
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线上线下齐头并进、配套发展的妇女工作新格局。将各级妇联网站、微博、微信平台、QQ群等新媒体无缝对接,将PC端与移动端互联互通,打造妇联“互联网+维权”、“互联网+创业就业”、“互联网+宣传教育”等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微活动、微服务,以O2O模式对接线上线下妇联服务;吸引电商进驻女大学生创业园,并组织开展电商培训、打造智慧女性俱乐部,建立线上线下“妇女之家”、组建女性微信群联盟+微信公众平台,不断推进妇女工作向互联网、便民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