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季度拍卖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3.04.2015 16:02
本文来源: 商务之窗
据全国拍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显示,截止3月底,全区共有拍卖企业140家,其中:分公司5家。从业人员640人,其中:拍卖师135 人。一季度,拍卖成交164场,同比增长13.1%;流拍150场,同比增长2%;实现成交额54804万元,同比下降32.95%;佣金收入636.32万元,同比增长20.82%;上缴税收48.31万元,同比增长22.55%;利润233.48万元,同比下降58.67%。 一季度拍卖行业运行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业务来源相对集中,对法院、政府、金融机构的依赖性很强。拍卖业务主要集中在法院、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委托,占其拍卖业务成交额的90.95%,个人委托寥寥无几。二是拍卖标的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机动车三大板块,占拍卖标的物的91.82%。传统类业务仍是主渠道,农副产品、股权、债权、无形资产、文物艺术品拍卖等市场化业务依旧未有起色,企业开拓业务的能力尚需加强。三是各盟市拍卖成交额差异加大。1-2月,除呼和浩特、包头、通辽拍卖业务成交呈正增长外,其余地区均呈负增长,拍卖业务释放出竞争加剧的信号。四是拍卖标的和拍卖场次的流拍继续增长,市场压力持续加大。拍卖企业迫于市场压力,在选择标的物时将更趋谨慎。 |
|
|
本文来源: 商务之窗
13.04.2015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