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 家长也要做好“开学功课”
“终于开学了,这孩子开了学,我就算是放假了。”一大早刚刚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杨健长出了一口气,“老婆上班远工作忙,没法照顾孩子,这一假期可把我憋坏了,天天看孩子,什么应酬都不能去。”
3月2日是我市各中小学开学第一天。记者调查发现,开学不仅仅是孩子的事,也牵动着各位家长的心。有的家长大呼可以松一口气,有的家长却比孩子还焦虑。那么,家长究竟该如何应对开学呢?
“孩子放假我感觉比开学还累。”杨健告诉记者,自己在假期里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少家长对于开学是很期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家长,他们平时忙着上班没空照顾孩子,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又怕沉迷电脑游戏。开学后,他们可以松一口气了。
可孩子开学了,家长真的就“放假”了吗?玉泉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滨提醒,开学后家长并不能放松,特别是刚开学的这段时间,家长要帮助孩子“收心”,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家长在这段时间还是应减少应酬,帮助孩子营造学习氛围。”李滨表示,由于元宵节还未过,在很多市民的心中,这年还没过完。因此,很多家长这段时间依旧应酬不断,“开学后,家长就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应酬时间,不能影响到孩子。就算有事出门应酬,也要留一名家长在家,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预习等学习计划。”李滨说。
“开学伊始,许多孩子还没从闲适的假期生活中苏醒,生活起居无规律,兴奋点总是难以平复。要帮孩子克服焦虑,家长要先收心。特别注意不要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督促孩子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还要控制孩子玩电脑、手机时间,在整个家庭中营造起学习气氛。”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邢利娅也建议。
制订学习计划
“同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安排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学习,还要涉及个人兴趣等,能够让孩子对新学期产生期待和希望。计划中最好要有孩子感兴趣的奖惩条例等,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实施。”邢利娅告诉记者,由于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形成了鲜明反差,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家长要学会察言观色,适当疏导,千万不能性急。“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调整生物钟,以便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邢利娅说。
“计划制订好了,还要在新学期内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邢利娅表示,此外,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预热,对本学期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有大致了解,让孩子尽快适应新学期。
买教辅书要少而精
担心孩子新学期跟不上,怕孩子不适应……和“撒手派”家长形成对比的是,去年孩子刚上小学的张帆面对开学表现得比孩子还焦虑,这两天她天天琢磨着应该给孩子买哪些教辅书。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书店,在教辅书专柜,都看到了家长的身影。在市区新华书店,记者看到一位母亲在寻找二年级的教辅书,而一旁她的孩子手里是高高一摞一年级下学期的教辅书。这位家长告诉记者,二年级的教辅书她也是为自己孩子买的。“虽然他现在才上一年级,可二年级的书也可以着手准备了,像上个学期末,老师不是就开始先教一部分下学期的内容了么。而且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提前一点学习也是好的。”
对此,李滨表示,教辅书宁缺毋滥,家长不要盲目购买,“过多的教辅书只会让孩子‘消化不良’,无端增加孩子的学习乃至心理负担。”
“我们并不建议家长广撒网式地购买教辅书。”李滨表示,购买教辅材料一定要和学校的教材内容同步,作业本和试卷类的练习要少而精,以免过度增加孩子的学业负担导致根本做不完,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而且市面上的教辅书良莠不齐,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教辅书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家长在购买教辅书前,最好先和老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建议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辅书。”李滨建议。
增强孩子自信心
“开学初,家长应抽出时间通过聊天的方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状态。比如和孩子聊聊自己是怎样克服上班困倦综合征的,聊聊开学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哪些有趣的事儿,通过积极交流传递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与关心,而不要急于设定一些指标。同时,家长还要多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从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学期,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相信‘我能行’。”邢利娅表示,这几天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等“开学综合征”,家长不能简单粗暴地呵斥,此时,应该和孩子好好地谈谈心,会比责骂更有效果,“这样的方法才有助于孩子提高对学校、学习的兴趣,及早从假期状态中走出来。”(记者刘军)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