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宁城县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林业厅政府网2月22日讯 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森林防火关乎全县生态建设和安全生产大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和首要任务。宁城县地处三省交界,省界线长而多林,是全国一类重点森林防火县,极易发生过界森林火灾。每年春季3-5月份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偏多,是森林火灾高发期。赤峰市宁城县的森林与林地多与耕地、坟墓相连,农事用火和上坟烧纸仍是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受树种和可燃物影响,起火后极易形成树冠火。为此,我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防火安全。
领导高度重视,安排部署周密
按照市政府和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总体要求,县政府每年召开两次防火会议,安排部署防火工作,签发防火责任状,明确各镇乡街、国有林场、防指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并落实到人。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政府县长担任防总总指挥、分管县长担任副总指挥,县内五个林区各有一名县领导负责包片联系,并负责督查、协调、指导各责任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县防火指挥部每年安排四次固定防火督查(春节期间、进入春防期、清明节期间、进入秋防期),由包片领导带队,抽调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林业局班子成员,到各林区进行隐患排查,对存在问题的火灾隐患跟踪督查整改情况。
着力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宣传教育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和宣传栏、警示牌等媒介,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野外火源管理规定以及规范用火、安全扑火、紧急避险等知识,拍摄防火专题片《身在春天里,防火记心中》、《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在市县两级电视台滚动播出,提升了群众的防火意识。利用宣传车、标志牌、宣传单、横幅、标语等方式,深入村屯、沟岔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群众改变传统陋习,倡导文明祭祀、农耕计划烧除,让森林防火成为全县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切实抓好重点时段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做好对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监管看护。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预防措施
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要求各基层单位、防指成员单位制订了分级响应预案,确保发生火灾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县防火办、各镇乡街、各国有林场、各瞭望塔、各防火站点、各扑火队在防火期内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每日向县防火办用电台汇报两次当日情况。一类镇乡、国有林场组建专业化快速扑火队共37支、220人,县直专业扑火队1支、10人,新组建了28支、140人的村级应急扑火队。各扑火队均配齐了车辆、机具及通讯设备,防火期内统一食宿,集中管理。在重点林区入口设立了检查站,特别是重点加强了黑里河林区的硬件设施建设,投资30万元安装数字监控摄像头48处,有效预防了人为纵火案件发生。组织开设防火隔离带11条、42公里,点烧林缘坟盘20000处,对重点区域内的坟头登记造册,落实包保责任人,有效构筑了森林防火安全防线。
加大火灾查处力度,增加科技防火投入
投入300万元,在黑里河林区建设森林防火智能监控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巡航,能够发现距离前端5公里的微小火点,并自动报警,大大提高了森林火灾发现率;在县防火办安装指挥通信系统,购置无人机、配置火场侦查标绘系统,切实提高了科技防火水平,增强了防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