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守护新时代美好生活

11.01.2018  22:10

            今年是全国第32个110宣传日,宣传主题是“110,守护新时代美好生活”。 
            1月10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公安局“110,守护新时代美好生活”系列主题活动在大召广场举行。呼和浩特市交管、禁毒、消防、反恐、治安、刑警等相关警种在现场向广大市民朋友进行了业务装备展示,同时各地公安部门积极举办“警营110开放日活动”、开设110服务宣传咨询点等宣传活动。   
            在过去的一年里,呼和浩特市公安局110接处警工作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维稳处突和重大案事件处置为核心,狠抓敏感案事件预警预知和社会应急联动处置工作,着力强化情报信息预警研判,着力推进情指一体化运作,着力提升110便民为民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稳步提升110接处警工作能力和水平 
            110报警服务台是反映全市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是公安工作基础之基础,也是和谐警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今年,我们在接处警工作上狠下功夫。一是制度约束。指挥中心通过绩效考核办法对全市承担接处警的单位进行绩效考核评定,累计年终由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绩效办进行总排名,增强了各出警单位的责任意识。二是视频巡控。指挥中心联勤指挥部通过24小时视频巡控,对全市16个屯警点、5个警务工作站、23个公路治安检查站进行24小时巡控,随时点名,保证值勤人员在岗在位。三是350兆对讲机点名。对复杂案事件、重大警情通过对讲机实时调警指挥,加快处置应变能力,防止事态升级扩散。四是积极扶危济困。我们遵循就近出警、随到随接、热心服务的原则对待群众的每一起报警求助,让群众满意放心。 
            据统计,2017年1月1日0时至2017年12月31日23时59分,指挥中心共接群众报警916017起,其中有效警情393125起,滋扰179436起,工作咨询164735起,其它类178721起。有效警情中刑事类2895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5%,治安类80362起,较去年同期下降4%,交通类70843起,火警类2113起,求助类63708起,举报类33784起。“两抢”类案件52起,较去年同期(140起)下降63%,全年309天无“两抢”类案件发生。 
            充分磨合城市应急联动平台机制 
            为了统筹分流处置非警务求助服务流程和举措,减负非有效警情警务压力,提升警务服务效能,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报警求助,加速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和应用。指挥中心积极与呼和浩特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进行协调联动,先后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市政电力部门、燃气、水电等部门进行工作商洽,促进了政府社会联动平台建设。截止12月20日,指挥中心通过12319城建热线平台共受理各类案件2302件,处置率达到83.2%,较好的实现了非紧急警情的分流处置,缓解了警力资源不足的窘境。 
            强力推进应急处突能力建设 
            做好应急处突能力建设重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一是强化街面巡防力量。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建立了以指挥中心为指挥中枢,以构建网格化、层级化、街面化、联勤化巡控模式为目标,全面推动社会面巡防体系建设。一是做优实兵巡控。在全市车站广场、繁华商业区、党政要地等布建多个24小时驻警警务工作站,组建26支应急应变特种机动队和37组PUT武装处突车组,实施加强型和叠加式应急职守和武装巡逻,确保遇有重大警情和紧急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构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社区“四级”巡防体系,投放100余辆巡逻警车,配发130辆摩托车开展流动巡查,全市每天有312个巡组、294台巡逻警车、1600多名警力上街执勤巡防勤务,增强了显行用警的控制力和震慑力。二是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2017年,指挥中心对涉及重大案事件的17大类32小项应急预案进行了编修,对部分预案的机制和流程进行了改进,突出实效性、实战型、可操作性,并积极与自治区公安厅、市政府应急办进行对接,提升整体协同配合的默契度。三是强化应急处突机制建设。指挥中心依托联勤指挥部围绕“警情定位、预案支撑、语音调度、视频监控、指挥前移、过程掌握”关键点,对全市紧急突发案事件进行处置,保障了整个处置过程的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