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逆袭,内蒙古顽强抗击荒漠化
——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系列报道·防沙治沙篇
林业厅政府网11月26日讯 内蒙古治沙屡获国际社会赞誉。
荒漠化公约执行处执行秘书巴罗佐前不久在内蒙古举行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表示,这里的沙漠绿意葱葱,“颠覆了我对沙漠满眼黄沙的传统印象”。
5年前,时任联合国减灾署署长玛格丽特对内蒙古治沙表达了同样的赞誉,“奈曼旗的治沙方法很酷,要继续努力,取得更大成功,为减灾工作创造新经验”。
由“人进沙退”完美逆袭“沙逼人退”,内蒙古各族人民顽强抗击荒漠化,在跌宕起伏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写下了充满艰辛却蕴含希望的答卷,为中国甚至全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树起一面旗帜。
漫天黄沙吹过,心在何处安放
内蒙古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21世纪,产业治沙奔小康。
“这是内蒙古真实的生态变迁史,治沙造林凝结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一位老林业人深有感触。
曾几何时,风沙吞噬着家园,让无数同胞流离失所。2001年,持续3年的干旱使锡林郭勒大草原严重沙化,苏尼特右旗北部2800万亩草场全部沦为沙地,风沙掩埋了农牧民的住房、棚圈和水井,许多人被迫举家搬迁。牲畜在沙地上无食可采,有400万头牲畜受灾,草场变成了“坟场”。
锡林郭勒盟的境遇并非个例,内蒙古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导致这种“痛”不时上演。
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齐聚这里,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总面积占比高达自治区总面积的2/3。
内蒙古作为祖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治沙的意义举足轻重。
突出的战略地位,使内蒙古生态治理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先后在内蒙古强力推进。
在这场防沙治沙的持久战中,内蒙古自治区历届领导班子秉承“换人不换目标,换届不换蓝图”的精神,活化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实行目标管理,用行动改变着内蒙古风沙肆虐的状况和经济社会的走向。
内蒙古各地顽强治沙,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治沙英模,亿利资源集团、东达集团、伊泰集团,“全国劳动模范”殷玉珍、“全国十大女杰”王果香、时代楷模苏和……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鼓舞并带动了更多人投身防沙治沙事业。
今天,这部可歌可泣的史诗写满了内蒙古人创造的辉煌: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建起长191公里、宽0.5-1公里的林带,腾格里沙漠东南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起长280公里、宽3-10公里的生物固沙带,巴丹吉林沙漠、库布其沙漠扩张现象得到遏制;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建起长400公里、宽1-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呈现持续向好的局面,呼伦贝尔沙地实现沙化面积缩减。
筑牢绿色长城,还我美丽家园
内蒙古的治沙硕果,不仅坚定了各族人民抗击沙魔的信心,还为世界探索防沙治沙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
重大生态工程带动是改变内蒙古面貌的一个最主要措施。
内蒙古在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工程中,各有各的战术。
“三北”防护林工程点多、线长、面广,采取了全面覆盖、重点打击的手法。自工程启动以来,全国“三北”工程建设任务的1/3落实在了内蒙古,全区累计完成建设任务近1.13亿亩,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比建设初期提高6.5个百分点。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整体逆转。
京津风沙源工程针对性强,根据区域特点,采取风口拦截、各个击破的策略。沙区以封为主,封、飞、造、工程固沙等相结合;农牧交错区以退耕还林、农防林和小流域治理为重点,林草、林药等多项间种;农区以农田防护林和经济林为主;牧区推行禁牧、休牧和轮牧,使草畜平衡。重点治理的赤峰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转变。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治沙造林处处长郝永富介绍,2000年至今,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内蒙古年均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超过1000万亩,沙区逐渐呈现出“绿肥黄瘦”的景象。
“国家工程毕竟只能攻坚难点,内蒙古沙区广袤,要实现整体遏制,还需另辟蹊径。”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厅长呼群说,“各级地方政府的觉悟和行动成为内蒙古成功治沙的另一重要因素。”
作为呼伦贝尔沙地治理主体的呼伦贝尔市,经济不发达、财政不宽裕,国家重点工程辐射较少,但市委、市政府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6年来,自筹资金10.25亿元,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治沙运动,遏制了全市肆意驰骋的1921.2万亩沙地,捍卫了“北国碧玉、天堂草原”的荣誉。
“自2009年将沙区综合治理工程列为全市一号公益项目后,市财政每年都会挤出5000万元,年治理沙地超过百万亩。”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局长胡连义介绍说,“6年来累计投资10.25亿元,治沙652万亩,治理区林草覆盖度由以前的不足5%提高到了40%以上。”
8月23日,记者驱车至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甘珠尔沙带南缘,道路两侧的灌木、绿草错落有致,目之所及,草地上蒙古包、马匹和羊群,如刻意的雕饰散落在一幅用绿色渲染的油画中。
“我们旗只有4万人,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在人少、经济窘迫的情况下,旗里前5年共投资2.38亿元,治理沙地230.65万亩。”新巴尔虎左旗林业局副局长夕介说,“我们一直渴盼‘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尽快回来,但苦于缺少资金。”
探索治沙模式,共建亮丽北疆
与肆虐的沙魔搏击,合理的防治路径和先进的模式,将会加速改变整个区域的生态进程。
科技的突破和技术的引领是制胜的法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降水200毫米以下地区不能飞播造林”技术制约影响着内蒙古治沙的进程,沙海治理始终缓慢而无奈。
攻关,攻关,内蒙古防沙治沙坚持聚力科技攻关,终于打破了这一国际学术瓶颈,首在年均降水量仅有10-150毫米、蒸发量高达3500毫米的阿拉善盟实现了飞播治沙的突破。同时,自治区配套了GPS导航定位、种子包衣处理等一整套飞播技术措施,在近4年间沙地飞播造林420万亩,大大加快了治沙治理进程和效率。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防护林工作站副站长刘婉荣告诉记者,伴随着一系列的技术攻关,2012年以来,内蒙古组装了15-17项技术项目,要求在工程建设中“硬性” 配套,此举使治沙造林的质与量均有飞速提升。
先进的模式也会带来生产力和环境的巨变。
众所周知,内蒙古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放牧。在自治区实行轮牧、禁牧等重大举措后,经过实践总结,智慧的内蒙古人探索出了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圈”模式,分(圈)层构建具有不同生态、生产作用的功能区,通过水、草、林、机、粮五配套,达到了“粮食、经济作物和牲畜”三元立体结构,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辽阔地域和独特区位造就了内蒙古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日前表示,未来,内蒙古还要坚持创新沙漠治理机制,提升科技治理水平,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防沙治沙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让沙漠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