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找准定位发力前行
【编者按】 吹响新型工业化“集结号”乘上经济发展“动车组”
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走工业化之路,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民族地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我区依托资源禀赋优势,以“追风逐日”之魄力,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高水平火电……曾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已经完成了从农牧业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发展更惠及百姓民生,这是我区亮出的骄人答卷。
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决胜新型工业化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
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推出的改革政策,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如何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走出一条科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如何苦练内功,优化软环境,筑巢引凤,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和跨越式发展?本报记者就上述话题包头市九原区委书记刘程民,乌审旗委书记吉日嘎拉图进行了对话。
产业集群发展 打造新材料示范基地
包头市九原区委书记 刘程民
对话人:
包头市九原区委书记 刘程民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吕学先
核心提示:
九原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园区,科学规划占地8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园区。
园区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先后引进工业项目75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基本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体系。
2016年园区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先后获评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2016年通过电价补贴、“助保贷”等一系列举措,减低企业生产成本2.1亿元,帮助5户规模以上停产企业复产、9户亏损企业扭亏增盈、4户中小企业在“新四板”挂牌上市。
吕学先: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那么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九原区都做了哪些探索?
刘程民: 近年来,九原区累计投资30多亿元,高标准实施了一批道路、管网、绿化、亮化、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工程,构筑形成“四纵四横”路网交通体系,20平方公里建成区全部实现“八通一平”。特别是,园区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与包兰、京包、甘泉等7条铁路和G6高速、210国道、110国道等10余条国家、自治区主干道路贯通,2016年园区又开通了自治区首条中亚(包头—阿斯塔纳)国际货运班列,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搭建起四通八达的对外物流格局。截至目前,招商引进神华煤化工、明拓高碳铬铁等工业项目75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基本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体系。2016年园区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先后获评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同时,我们都知道服务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保障。九原区始终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起了“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单位主抓落实,地区部门做好服务”的大服务机制。认真落实自治区、包头市关于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各项政策,2016年通过电价补贴、“助保贷”等一系列举措,减低企业生产成本2.1亿元,帮助5户规模以上停产企业复产、9户亏损企业扭亏增盈、4户中小企业在“新四板”挂牌上市。
吕学先: 作为正在迈向现代化中心城区的九原区,今后将具体采取哪些措施,让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在实处?
刘程民: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九原区坚决守住“发展底线”,自觉把新型工业化摆在优先位置,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级新材料基地,努力使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在九原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方面,高起点规划建设园区。九原区立足打造自治区一流园区的目标,聘请国内一流专业顶尖设计公司,科学规划占地8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园区,具备了承接大企业、大项目的空间优势和规划条件。
另一方面,高水平培育发展产业。九原区主动融入国家、自治区、包头市重点产业布局,2017年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35个,总投资1177亿元。重点是紧扣新材料领域,强力推进投资170亿元的神华煤化工二期项目、投资50亿元的神华乙二醇项目和投资177亿元的神雾乙炔化工项目,配套实施平煤化工、中远烯烃等项目延伸产业链,发展形成以聚乙烯、聚丙烯、碳四、碳五为核心的煤化工终端新材料产业;促成明拓集团收购南非萨曼可矿业公司,实现掌握全球1/4铬铁资源的优势,形成全系列、多样化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准确把握国家、自治区新材料产业政策导向,紧盯央企、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开展专题、定向、定点精准招商,引进落地高分子新材料、环保型高性能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稀土应用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增强新材料产业发展后劲。启动建设新材料研发中心,对接引进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神华、中船重工等大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入驻,集中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实验室,为新材料产业科研、交流、创新营造最优的环境和条件。以新材料产业为引领,努力推动2017年新材料园区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力争到2020年进入自治区千亿园区行列。
与此同时,为企业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第一时间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做到问题解决“不过夜”,确保重点项目按期推进、早日竣工投产达效。尤其是对新落地的项目,实行项目手续办理“全程代办”制度,让企业跑腿变成政府跑腿,真正做到服务“零距离”,推进“零延迟”,确保2017年计划实施的96个新建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构筑形成“亲商、尊商、重商、护商”的良好投资环境。
吕学先: 通过这些措施,九原区要实现怎样的发展目标?
刘程民: 我们将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根本遵循,更加坚定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下大力气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通过未来5年的不懈努力,将九原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新材料生产、研发和应用基地。
【企业动态】
明拓集团的3件大事儿
“再过3个月,企业投资10亿元年产35万吨的高碳铬铁生产线将投入使用。这是企业今年的第一件大事儿。投产后,我们高碳铬铁的产能将位居全国第一。”明拓集团铬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陶静欣慰地说。
从企业建厂开始,九原区政府就在土地、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预留了2500亩的土地、争取了1亿元的包头市工业转型基金、申请到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电价政策,还有“全程保姆式”代办各种审批手续等,让企业有效降低了成本、免除后顾之忧,促使项目实现快速落地、投产。
今年,九原区将高标准规划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听到这消息,陶静很兴奋:“肯定会有很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资金,这对企业来说是如虎添翼”。借助这一契机,今年,企业将全力推动第二件大事儿——80万吨稀土现代铁素体不锈钢项目开工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新材料产业规模。有了政府的扶持,企业对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目前正筹划第三件大事儿——上市,力争把企业推上资本市场。(本报记者吕学先)
【背景链接】
九原区,地处“呼包银”经济带核心区,是包头市新型城区。
近年来,九原区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以九原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目前,该区着力打造的包括新型煤化工基地、新型不锈钢基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铸锻产业集群在内的“两基地三集群”的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工业经济正在强势崛起。
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化”协同发展战略,从2017年开始,九原区将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引进一批新材料项目,建设新材料研发中心,不断打造产业链聚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