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不失职 做事不误事

01.06.2016  21:09

  党的事业集成于事,政府施政体现于事,日常工作维系于事。如何做事?做事方式虽各有千秋,但目的只有一个,不外乎要把事做好。

  创新谋事。我们有的人对待工作只是简单地执行,有的人则有所创新,这两种人处理事情的结果会完全不同。做事缺乏创新,顶多只能把一件事做完,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一个干部如果缺乏创新的意识、克难的精神,其所在部门的工作或者地区的发展就会贻误良机、停滞不前。工作中能不能出一些亮点,想一些新点子,提一些好建议,也是一个干部有没有水平的重要体现、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处处先人一步,事事多人一招,时时抢占先机;才能应对困局,破解难题,不断开辟发展的新思路。实践证明,思想越新,悟性越高,越能够在危机和困难面前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干出一番通常条件下难以开创的事业。

  勤奋做事。高效做事,在乎一个“”字,即“手勤”、“脚勤”、“脑勤”。“手勤”,就是要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上级政策传达、下级情况反映,保证本单位、本地区工作信息的及时上报、反馈。“脚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脑勤”,就是要结合工作勤于思考,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什么信息、作出什么部署;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缺少什么服务、目前有什么要求;从下属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做一件事情,就其途径、方法而言,都有个上、中、下三策,只有用心琢磨,悟出门道,会用“巧劲”、走“捷径”,才会事半功倍有创新。

  尽心悟事。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尽心悟事,才能积累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尽心悟事可以促使自己从外行变内行,从内行变专家;尽心悟事可以有更多机会去接触群众,接触下属,带着群众和下属一起干,可以提高凝聚力,增强亲和力,有助于推动工作。仅仅知道多做事还不够,还要学会从经手处理的各种事务中总结归纳,甚至反省。经常总结、归纳和反省,有利于将事务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到更高的层次,甚至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思维方式的提高改进也是极好的锻炼。在多做事的基础上还要及时回头看,工作不论是自己亲自动手,还是下属去做,我们都要多回头看,及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忠诚待事。当前,有些干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不良倾向,对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强调客观因素多、主观努力少,强调困难多、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少,讨价还价多、一门心思抓落实少。干不干事,如何干事,事干得如何,对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说明一个人的觉悟和水平。要充分认识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是镇村干部的应尽职责,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是各级党员干部的义务。要养成行动果敢、办事快捷的工作作风,克服行动迟缓、办事拖拉的懒散习气。执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决定要毫不含糊,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要一丝不苟,解决群众的困难要积极主动、有呼必应,服务经济、服务群众要一马当先,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夏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