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居延海:碧波荡漾芦苇摇曳 鸟鸣人欢生机盎然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28日电
题:“复活”的居延海:碧波荡漾芦苇摇曳 鸟鸣人欢生机盎然
新华社记者 陈磊 贾立君
快艇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划出一条翻滚的碧浪;艇上的游客扬一把鸟食,成群的海鸥便追随而来。金秋时节、天高云淡,鸟鸣人欢、芦苇摇曳;艳阳下,五彩斑斓的居延海生机盎然。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800余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如今,人们通常所说的居延海是指东居延海。
“十三年前这里还是戈壁沙滩,寸草不见,干枯的芦苇根系露在外面,荒凉一片。”居延海湿地管理中心主任雒金玉说,历史上这里水域辽阔、鳞潜羽翔,周围胡杨遍地、林草丰茂,依托黑河和居延海形成的额济纳绿洲,曾是我国西北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但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黑河流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大增而多次断流,导致西居延海于1961年、东居延海于1992年相继干涸,并迅速使这里成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乃至华东等地沙尘策源地,曾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为此,2000年春天,国务院作出黑河跨省际分水,拯救居延海、保护额济纳绿洲的决策。经细致规划,甘肃、内蒙古两省区于2002年7月关闭黑河沿线60多个引水口,向东居延海调水,当年水面超过20平方公里。自此,黑河每年向居延海注入5亿立方米水,使这一干涸10年的“死海”逐渐获得新生。
雒金玉介绍,2010年居延海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近两年水域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超过上世纪50年代35平方公里的水平,湿地生态维护系统趋于完善。
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居延海目前最大水深2.5米、平均水深1米,蓄水量8000万立方米,湿地内重现鱼、鸟、蛇、蜥、黄羊、狐狸等动物,其中鸟类有天鹅、灰雁、渔鸥、白骨顶、赤麻鸭、大白鹭等33种,最大种群雁类3000多只;湿地植物面积达23000公顷,吸引着各种动物前来安家落户。
“你看,海鸥和我们和谐相处已经不怕人了。”居延海旅游点的一位工作人员伸出手掌,几只红嘴鸥翩然而来争抢他手中的鸟食。“生态好了,一好百好,大家都受益。”他对围观的游客说,现在沙尘暴也少多了,“十几年前每年要刮十几次,这几年也就一两次;以前听说北京‘下沙尘’人们都埋怨我们,现在首都许多人来这里欣赏美景,我们心里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