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山寨车街头游荡?山寨抢修车不是护身符

21.08.2015  10:19

  8月17日中午,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交管大队一中队交警在呼伦南路巡查时,发现一辆抢修工程车形迹可疑,经查得知那是一辆专门为饭店运送液态酒精的山寨抢修车。目前,赛罕区交管大队一中队已将该车移交大队,等候进一步调查处理。(8月18日《北方新报》)

   还有多少山寨车街头游荡?

  某些单位专有的特种车辆以及执法车辆,沾了职业的光,较普通车辆受到交警盘查的可能性小一些。这就让一些人钻了空子,将车辆改头换面从事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以降低被查处的危险。这个山寨版的通信抢修车被查获,也属偶然。如果不是在那里停着,酒精滴漏散发出浓重的味道,恰好被巡查的警察撞见多问了几句,何时才能露馅真不好说。然而,问题并不仅仅是车辆变脸搞非法运输那么简单,该车拉的是满满一车液态酒精!酒精是什么?危险化学品!酒精外流,还在热闹的大街上,碰见个火星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正规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不难监管,此事带来的隐忧是,一些不具备资质但做了伪装的车辆,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还有多少山寨车街头游荡?对此不能不查,不能不防,绝不可低估了它们潜在的危险。(山歌)

   山寨抢修车不是护身符

  根据百度的解释,山寨这个词的意思曾经是山中的城堡,但现在被用以指代一切模仿、复制、抄袭的假冒产品。在现实生活中,山寨产品并不少见,比较常见的就有山寨电器、山寨服饰、山寨食品等,甚至还有了山寨电视台、山寨救护车。但是,像赛罕区交管部门查获的山寨通信抢修车似乎并不多见。

  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山寨,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为了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更多的非法利益,因而不管是山寨产品还是山寨服务,一直都是市场管理部门打击的对象。然而,出现在呼伦南路上的这辆山寨通信抢修车,是想通过一种伪装的手段,方便自己给饭店运送酒精,但这并不能逃避处罚。

  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只有符合条件的车辆办理相关手续后才有资格运输。车主将自己的车辆改装成山寨通信抢修车,是因为交管部门一般情况下不会去查工程抢修车,这个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从严格执法的角度来讲,任何车辆违章违规都应该受到处罚,山寨抢修车并不是可以“逢凶化吉”的护身符。(刘根生)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