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擀毡匠余世元:这门手艺谁传承?

16.11.2015  18:17

  擀毡这一工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擀毡匠备受人们尊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不再留恋土炕了,毡也就随之悄然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擀毡匠也越来越少。11月12日,记者驱车来到达拉特旗白泥井镇盐店村老毡匠余世元家进行了采访。

  余世元从23岁开始随师傅学起了这门手艺,到现在已近60年了。上世纪70年代,正值壮年的余世元独自一人携一张弹毛大弓,行走于山乡间,靠着娴熟、精湛的擀毡技艺,赢得了好的口碑。而现在,因为擀毡不易操作、利润低,大多数从事擀毡的艺人都转行了,再加上擀毡至少要3个人以上,现在的年轻人又都不愿意学,所以这门手艺面临着失传。

  88岁的余世元介绍,他家中没有专门的生产制作场地,擀毡全在进门的门厅里进行。平时也没有固定的销路,只等有人来订货,订多少做多少。

  余大爷说,擀毡是件辛苦事。一般来说,要经过弹毛、铺毛、喷水、卷毡、捆毡链、擀链子、解链子压边、洗毡、整形、擀毡、晒毡,每个工序只用简单的工具,用手工操作完成。先要选择羊毛,剔除黑羊毛及不干净的杂羊毛,然后用绳子绕过屋椽把弓悬起,弓下放上备好的羊毛,擀毡人拉动牛皮弓弦,把羊毛一遍遍地用柳条弹打直到柔软。等到满屋子的尘土和毛絮落定,羊毛里的脏东西也就差不多干净了,弹干净晒干之后,放在木制的案板上过秤,计划做毡的尺寸。然后进入铺毛的工序,此时竹帘和打毛用的工具就派上了用场。先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铺在竹帘上,铺毛时要不停地洒水,不能洒得太湿,也不能太干,要掌握好干湿度,用工具把羊毛打理平整,卷起竹帘,用绳子捆紧浇上热水,踩于脚下两头来回滚动。将近一个小时后,直到羊毛充分粘合拉展四角,再压边子,然后将初成的毡第二次放入竹帘中,再来回滚动半个小时左右,同时要洒开水,再拉开放在木板上用脚反复清洗,大约要洗3个小时,每一小时放一次水,要清洗多次,目的是将羊毛里的杂质彻底洗干净。接下来铺开用尺子将边子弄齐,这道工序最为讲究,因为薄厚不一的毡边不能用剪刀剪,只能用手揉齐,最后用钩子按尺寸拉平死角,再用水冲一下、晒干,一条毛毡就做成了。老人说,擀毡时要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进行,环环相接,不能中途停止,一旦有停顿,擀出来的毡质量就保证不了。

  几十年里,他擀制的毛毡数不清了,达拉特旗境内许多农户家中炕上都铺着他擀的毛毡,特别是见到农村土炕上铺的黑沙毡,让余大爷颇为自豪。他说,他擀的毡很耐用,铺在炕上能用几十年。

  老人很高兴谈他的擀毡,拿出了他用羊毛擀成的毡毯,从他的目光中,我们读出了他对擀毡这个行当的喜爱,而他心底那份希望擀毡技艺永久地流传下去的期盼,也静静地流淌了出来。(记者 刘俊平)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