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包头:新材料开始唱“主角”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9日电 题:老工业基地包头:新材料开始唱“主角”
新华社记者贾立君
一块锃亮的钢锭熠熠生辉,用现有的工具无法切割;一种“刚强”的特种工程塑料所制自润滑飞机齿轮,能在零下260摄氏度至零上300摄氏度之间正常运转。
这块钢锭,是稀土特种钢,它静卧在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实验室里。“我们正在研制新的钢锯,来切割这块钢锭。”该中心主任池建义说,炼钢过程中加入稀土,就能使原本优质的钢变得更加纯净“坚强”,但怎么加,却是世界性难题。两年来,中国科学院李依依院士和李殿中研究员团队通过模拟计算、大量试验,开发出亚微米尺寸夹杂物的稀土钢制备技术,可使稀土加入到洁净钢中时夹杂物进一步减少50%、使轴承钢材料疲劳寿命提升40倍。中心已建成千吨级高端稀土特种钢生产示范线,即将开展工业化试验与生产。
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成的稀土特种钢生产示范线(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这种塑料,是高分子材料,由可替代金属的高性能热塑性树脂――聚苯硫醚(简称PPS)、聚砜类、聚醚醚酮改性复合制成的特种工程塑料。耐高温、也耐低温,可在温差200多摄氏度环境下保持性能稳定。它是包头市昆都仑区金属深加工园区中的内蒙古磐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高分新材料产品之一。因市场供不应求,春节期间仍在加紧生产。该公司董事长马志强介绍,国内每年需聚苯硫醚约17万吨、而年产能仅有2万吨,主要依赖进口;磐讯“年产1万吨聚苯硫醚”项目于2019年10月全线量产,目前已达产、达标。
“稀土特种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将带动当地及周边钢铁产业提档升级。”包头市副市长王秀莲说,高分子材料是新兴产业提升方面的代表,磐讯年产5万吨先进高分子新材料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形成高分子与碳纤维、稀土、先进煤化工、石墨烯的产业联合体,在包头打造一个国际高端先进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她说,这些只是包头工业转型升级“全豹”之“一斑”,新材料已成为包头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1月22日,内蒙古磐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志强介绍自主研发的聚苯硫醚。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聚乙醇酸(PG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合成高分子树脂材料,用它做成医用缝合线、骨折固定材料,术后不需拆线、拆钢板,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成对人体、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内蒙古浦景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年产1万吨聚乙醇酸(PGA)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PGA生产基地。这一项目的原料是捕捉附近煤化工企业尾气而制得。
浦景化工所在的包头市九原区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核心区,瞄准新技术,紧盯世界首台、国内首创等前沿技术引进项目,打造国内重要的煤化工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400系不锈钢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高纯稀土金属加工及应用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负极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园区主任刘永明介绍,园区已入驻104家企业,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5.6亿元,到2025年“四大基地”全面建成,将跨入千亿级园区行列。
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成的商用超纯稀土金属示范线(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包头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近年来,包头压减生铁产能,力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稀土、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2019年就重点实施了包钢高精端合金铸锻技术改造等82个传统产业升级项目,以及总投资1178亿元的永磁电机、动力电池、聚乙醇酸、高分子材料等16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包头市市长赵江涛介绍,目前全市优质钢、特种钢比重达90%,电解铝就地转化率达80%,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75%,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占比达53.6%,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原”字头产业提档升级,稀土、军民融合、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凸显。其中,已形成稀土永磁、储氢、催化、抛光、合金5大功能材料产业链;培育了9家军转民企业、37家民参军企业,形成军民通用制造产业集群。
“高端化、终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赵江涛说,包头将通过先进技术延伸产业链,推进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使原材料基地向新材料基地转变,让新材料改造传统重型装备,“轻装前进”。
作为“外来人”的池建义感慨道,包头的工业曾为新中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近几年当地强化政策和外脑支撑,撬动起澎湃的科技力量,助推高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仅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5年来就孵化20家稀土新材料企业。他说,以往包头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如今高端材料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许多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如此下去,这个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新材料必将在制造业强国战略中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