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图的故事》:点醒迷茫中的年轻人

09.12.2016  00:05

  有三个80后,他们曾经是同窗好友,如今是追梦路上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大学毕业8年来,他们在全国各地奔波,在各个剧组跑龙套、做场工,只因为心中熊熊燃烧的电影梦。他们叫巴达荣贵、兴安、代沁,分别来自赤峰、科尔沁右翼前旗、通辽。

  有一部电影,有点特别,虽然讲述的是民族题材的故事,但是影片中看不到骏马和草原,看不到蒙古包和熬奶茶的老额吉。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生活过的蒙古族朋友,在观看此片时会感到格外的亲切,因为能看到他们熟悉的平房、摩托车,还能听到夹杂着汉语的东部特色蒙古语。这部影片就是前不久参展内蒙古青年电影周的网络大电影《巴图的故事》,由代沁执导、兴安编剧、巴达荣贵主演。

  影片通过讲述受过高等教育、在都市打拼的年轻导演以及一直生活在村儿里的巴图,在生活和思想上的一系列反差和碰撞,生动有趣地展现了我区东部村庄蒙古族单身男青年的生活现状,同时讽刺、批判了外出打拼的蒙古族青年逐渐在遗忘本民族文化和习俗却浑然不知的现象。

  影片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致,看似很生活化,其实暗含巧妙的安排。母语是蒙古语的导演,见到老同学巴图,用普通话与其对话。但一直生活在村里的巴图一直坚持讲母语。当导演讲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时,在巴图面前表现出的那种优越与自信是显而易见的。自认为聪明的导演,用他在城市里学习的人生经验来教育巴图,然而最终发现真正迷失自我的是他自己。

  “其实,这部影片也是我的一次自我批判,这些年我一直在繁华的都市打拼,在不知疲倦地忙碌奔波中,差点丢失了民族情怀,差点想不起来‘我是谁’。而且我相信如今有很多蒙古族青年都跟我一样。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人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代沁说。

  在三兄弟团队里兴安是动力源和粘合剂,巴达荣贵是身兼数职的技术员,而代沁则是统筹全局的成熟稳重的老大哥。他们作为独立电影人,路子随宽却也十分艰难。

  所谓独立电影人就是自己花钱,或者自己找钱拍电影的人。他们游离于体制之外,不以追求票房为主要目的。代沁、兴安、巴达荣贵三兄弟,辛辛苦苦赚点钱就投资到电影事业中,这些年来过着让人唏嘘不已的“穷日子”。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像骑士一般,在追逐电影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巴图的故事》由于在兴安的家乡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拍摄,兴安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资源。群众演员是他的亲戚,剧组吃住也都在他亲戚家。场地、道具就更不用说了。有趣的是,在拍戏过程中,导演代沁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谈起这件事,荣贵和兴安表露出十分“嫉妒”的样子,而代沁则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他说:“当时剧组缺场记,我就叫了我的同学乌雅罕,让她过来帮忙。没想到我们在工作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剧组杀青后不久就结婚了。”显然,他们在拍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是非常快乐的。也许,当爱好变成事业,再艰难也都会觉得快乐。

  前不久,他们回到母校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将此片进行公益展映,同学们在观影过程中时不时发出轻快的笑声,但是我相信,笑过之后也给他们带来了反思。、

  影片开头与结局都是巴图骑着摩托车悠闲地兜风。经历了短暂的爱情,还与巨大财富的擦肩而过,巴图的生活又回到原点,这样的结局让人有些伤感。片中巴图的命运已经固化了,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即使机遇来临,他也无力抓紧。然而在生活中,他们三兄弟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却与其截然相反。他们虽然漂泊多年,吃尽了苦头,但是心中因电影艺术燃烧的那团火,比以往更加凶猛。

  他们告诉记者,接下来打算围绕牧区羊价下跌的现象,拍一部民族题材的影片,同样不会考虑市场,只针对内蒙古地区的观众,希望能帮助牧民解决一些问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邓玉霞)(本组剧照、拍摄现场及海报均由影片《巴图的故事》主创提供)

[责任编辑 王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