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木仁苏木:调整产业结构 农牧民增收致富
这几天,巴彦木仁苏木试验田里的40亩有机小麦根壮苗全,长势喜人。看着地里的绿油油的麦苗,乌兰布和嘎查种植户王世己期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今年,巴彦木仁苏木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过程中,将推进富民产业发展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调整产业结构,统筹推进产业建设,为农牧民描绘致富新蓝图。
“有机小麦比普通小麦的产量要低,但小麦品质要好,价位高。”王世己粗略的算了一下,普通小麦亩产约700斤,每斤约1.8元,一亩下来收入约1300元;有机小麦预计亩产400斤,每斤约4元,一亩可收入约1600元。自己种了11.2亩有机小麦,可以增收3000元。王世己说,有机小麦采用绿色有机管理模式种植,从采种、播种,到田间管理、锄草、收割都要严格监督把关。第一次种植心里确实没底,但科技干部的全程监督指导,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和苏木全体干部自己出钱的包销售,让他们少了后顾之忧。
巴彦木仁苏木苏木达王义宝告诉记者,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今年苏木政府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牧民种植有机小麦,计划利用3年实现小麦的有机转换和有机认证,创建巴彦木仁苏木有机小麦品牌。
“这只是苏木调整产业结构、统筹推进产业建设中的一项。”王义宝说,今年,苏木按照“农业收缩、牧业适度、沙产业规模发展、文化旅游成为支柱产业”的总体要求,着力引导农牧民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苏木集中农区养殖优势,扶持绿洲养殖合作社的科学舍饲养殖,建设联合嘎查养殖场,打造生态高效有益型草原畜牧业。利用悦禾种养殖公司的辐射作用,发展黄河渔业,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充分利用巴彦木仁苏木得天独厚的黄河、沙漠、滩涂、候鸟等资源,打造“大漠小镇、黄河渔村”,发展休闲旅游业。扶持农牧民扩大种植梭梭、优质甘草等沙草植物的种植面积,实现生态保护与增收致富共赢。( 记者 彭燕)
[责任编辑 杨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