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中低产田改造实现“藏粮于地”
通过实施“大破大立”,土地面貌得到根本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打造了一批框架合理、条田整齐、灌排配套、道路通畅、林网成形的精品项目区。
3月的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虽不见“塞上江南”的美景,但诗人口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壮阔景象却尽收眼底。作为我国9大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河套灌区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到处都是田间洼地,田埂、灌渠杂乱无章,备受土壤盐碱化和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困扰。
如今的变化得益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实施。
近十年来,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按照“集中连片、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排灌配套”的原则,实施节水灌溉为重点,围绕水利骨干工程,通过渠沟路林田综合配套,废弃地实现了重新利用,耕地面积增加了10%左右,全市共增加约45万亩中低产田变成了高产良田,可种粮食耕地由30%上升到90%,真正做到了“藏粮于地”。
项目始于人大代表的两会建议
“如今的河套灌区,农业设施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已是条田整齐、灌排配套、道路通畅,形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邢国良对记者说,如今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从十多年前的一次全国两会上开的头儿。
2003年3月,时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徐睿霞,带着当地百姓的迫切愿望,在两会上提出了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议。她的建议开始时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在接下来每一年两会上,她都坚持提出这个建议。“从自治区到巴彦淖尔,通过大家的努力,最终实现项目落地。”徐睿霞说,项目落实以后,巴彦淖尔市对项目抓得很紧,监管也很到位,尤其是农民很支持,因为改造后他们种地方便了,还给他们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从2004年开始争取河套灌区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2007年3月被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列为10大重点建议之一。当年6月,财政部牵头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调研论证。2008年1月30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打破常规,首次采取一次性批复10年连续实施的方式批准该项目。2008年—2017年,每年改造50万亩,总投资约50亿元。
“治理前,河套灌区中低产田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产能较低,这里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地肥力差,导致亩产量低,粮食增产潜力巨大。二是田间工程简陋,水资源利用率低。三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耕地不规整,洼地、土丘多,至少10%以上的土地资源没得到有效利用。”邢国良说,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灌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中低产田治理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个项目产生的效果远远大于最初的设想,项目原本是基于对粮食增产的考虑,经过10年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在普通提质的基础上提升了对优质农产品的扶持,符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说,自身的农业规模化企业也从项目中受益,1.1万多亩土地基本进行了改造,还获得了农业科技推广费,通过给农民送种子和化肥,也直接帮助农民受益。
“大破大立”建高标准农田
“所谓‘大破大立’,就是打破土地现状,重新规划、重新开挖渠沟、重新修路、重新平整土地、统一整治土地、重新分配经营。”邢国良告诉记者,“大破大立”是巴彦淖尔市农业综合开发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效果十分显著,很多生产生活落后地区的土地都由此变成了高标准农田。
位于巴彦淖尔市最东端的乌拉特前旗,地处河套灌区灌溉渠系末端,由于土地条件差,盐碱化严重,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经营粗放,生产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
“过去,老百姓反映这里的土地条件太差了,地块太小,地面也杂乱无章,浇地、排水都很困难。现在,通过对进入项目区土地全部进行‘大破大立’,土地种植条件和农业灌溉设施都变好了,老百姓的收入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乌拉特前旗新安镇镇长杨拥军说,通过“大破大立”不仅改善了土质,更解决了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老百姓来说,水费是很大的一项支出,通过改造帮助农民降低用水成本,实际上就是帮农民增收了。这儿的耕地面积也由改造前的28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5万亩,为下一步土地流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据杨拥军介绍,“大破大立”开始实施时也遇到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占地矛盾,由于地块要重新划分,老百姓顾虑不少,执行起来较困难。通过旗、镇两级政府工作人员入户征求意见、开动员会,为农民答疑解惑,并对土地统筹管理、公平合理进行土地调配,农民逐渐认可和支持“大破大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得以顺利推行。
“通过实施‘大破大立’,土地面貌得到根本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打造了一批框架合理、条田整齐、灌排配套、道路通畅、林网成形的精品项目区。”邢国良说,通过采取提高水利灌排配套工程质量、全市黄灌项目区因地制宜完善排沟及建筑物配套、开挖疏浚项目区支沟以下排沟等措施,基本实现了灌排配套,提高了排涝降渍能力,土地盐碱化程度明显降低,全市渠道衬砌工程质量明显提高,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增强了项目区防风抗灾能力。
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旗县区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位于城关镇远景村的巴彦淖尔市金榕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产业化贴息项目和补助项目的带动下,建成日光温室100亩、大棚120亩,每亩大棚平均增产20%,并建成集农家乐、旅游接待中心、垂钓场、烧烤区、种植体验区于一体的都市观光旅游农业园区,带动周边百姓持续增收。
肉羊产业是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了解,2008—2016年,巴彦淖尔市农业综合开发共实施扶持肉羊养殖、繁育产业化经营发展财政补助项目94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864万元。作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内蒙古草原宏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得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贷款贴息121万元和补助资金560万元,建设了6个合作养殖牧场,接收253户农户入场养殖,通过构建“公司+牧场+农牧户”的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经营模式,带动农牧户致富、公司增效,实现从产业链上游有效控制羊的疫情和饲草料标准,确保公司生产羊源的质量标准,实现全产业链、全过程可追溯控制,保障了食品安全生产,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内蒙古草原宏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军说:“我们公司与中低产田治理项目区有着长期合作,项目区土地经过改造后,我们会大规模订购青贮玉米来做饲料。因为改造后的土地条件好、效益好,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保障。我们也在积极地推动项目区土地的流转,目前已经流转土地5000多亩,惠及农民1000多人。”
邢国良告诉记者,市农发办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支持发展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如小麦、番茄、葵花、羊肉等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同时,土地条件的改变,土地流转的增加,也为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创造了条件。产业化财政补助项目和贷款贴息项目,对各旗县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集中扶持,各地已经形成了具有地域优势、品种优势的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内蒙古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国强介绍说,公司的小麦种植基地选择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也是看中了项目区的土地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对于像他们这种对小麦质量严格要求的企业来说,在项目区的土地上种植小麦,质量和产量都放心。在生产上,农业综合开发也给予大力支持,公司现在使用的第三代石碾机就是农业综合开发为小麦产业化项目提供的支持。
据邢国良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鼓励各大企业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2016年,支持草原宏宝、兆丰等企业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产品,加入京东自营店,支持企业与京东开展农村电商共同建设“互联网+河套馆”,进行“河套”“巴盟”特色品牌建设,将市名优特产品集中在一起,产生聚集效应,把巴彦淖尔绿色农畜产品这块金字招牌做大做强,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排头兵做出了应有贡献。
“项目实施以来,巴彦淖尔市一直将它作为最大的惠民工程和富民强市、发展现代农业最大的基础工程来推进。”邢国良说,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配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据统计,项目实施10年来,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50万亩,投入资金约37.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约18.95亿元,自治区资金约14.59亿元,巴彦淖尔市配套资金约3.07亿元,旗县区配套资金约1.14亿元。
2016年,巴彦淖尔市粮食产量达到62.27亿斤,比改造前的2007年几近翻番,受益农民达到80万。邢国良充满信心地说:“通过2017年剩余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实施,该项目将圆满完成,为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