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多举措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实现新常态下跨越式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市委、政府做好打造乌大张、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三篇文章”和“建设六大基地、培育四大新兴产业”部署,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我市采取多种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业园区由“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阶段,逐步迈入“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阶段,工业园区实现了新常态下跨越式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市经信委成立市工业园区管理服务办公室,承担全市工业园区的协调服务、规划指导、运行监测、升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园区专项建设资金以及自治区、市级园区的申报、审核、监管、调度等工作,对接自治区开发区处和各旗县市区园区办、园区管委会,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
二是完善工业园区规划。按照《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工业园区管理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督促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各项扩区升级支撑性文件,为进行园区扩区升级工作做准备,使具备条件的园区扩区升级为市级和自治区级园区,到年底,力争完成1-2个市级园区扩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8个旗县级园区全部升级为市级园区。
三是科学定位首位产业。各园区在主导产业定位的前提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基础,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科学定位首位产业。目前,丰镇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区主打氟化工产业,兴和兴旺角工业园区主攻石墨碳素产业,察右后旗建材化工园区和卓资旗下营工业园区分别主做电石化工和氯碱化工产业,园区主导产业明确。丰镇食品产业园区、卓资熏鸡产业园区、化德服装园区、集宁皮件园区、察右后旗皮绒园区基本形成成块、成规模、成特色雏形,具备了形成特色产业基地的条件和基础。
四是加强运行监测。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运行监测管理,市经信委计划6月中旬,对全市工业园区运行监测、统计调度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大园区运行监测、统计调度工作力度,为上级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工业园区各项经济指标、效益指标、运行分析等基础材料。多次召开工业园区座谈会议,听取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五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市政府批准,市财政预算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用于鼓励、引导、支持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
六是鼓励创新建设方式。鼓励工业园区由政府投资为主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共建方式逐渐转变,鼓励推广政府、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突破工业园区行政隶属,进行优化整合;鼓励工业园区与京津冀地区地方政府、战略投资者、中央直属企业、驻地大企业合作共建“园中园”,推进园区共建,发展“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加快推进集宁和北京中关村共建的乌兰察布中关村科技园、察右前旗和北京大兴区共建的京蒙合作产业园建设步伐。
目前,全市各地各部门都把园区建设确定为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干部谋创业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推动全市工业园区不断向前发展。一季度,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工业增加值53亿元,同比增长11%。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