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妇联系统挖掘地域优势,推动妇女发展特色产业
呼伦贝尔市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31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究的地方风味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无穷色彩。呼伦贝尔市各地妇联充分发挥地域独特优势,贯彻妇女自主就业、鼓励创业等方针,通过技能培训、能人引领、协会带动、项目支持等方式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妇女创业、带动妇女发展。
一、蓝莓、食用菌种植带动林区妇女致富 。根河市、牙克石市、鄂伦春旗地处大兴安岭林区,近年来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产品持续热销,在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野生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林区旗市适时发展蓝莓种植,林区妇女也在蓝莓种植产业中获得良好收益。如鄂伦春旗妇联打造了“百亩蓝莓示范基地”和“树莓示范基地”,吸纳了当地20余人就业,带动了周边有30余户家庭投入种植。今年该基地又新建了200平方米的厂房,预计到年底纯收入15万元。大兴安岭林区的木耳、蘑菇等食用菌产品消费者认可度高、销路好,林区妇联通过为创业妇女提供小额贴息贷款、组织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推动林区妇女发展食用菌种植,目前全市已建成“妇”字号食用菌种植基地40个,获得稳定收益。
二、家庭旅游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以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特色的家庭旅游已成为呼伦贝尔农牧林区人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包括牧业四旗蒙古和布里亚特民族家庭游、额尔古纳室韦恩河俄罗斯民族家庭游、根河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猎民家庭游、鄂伦春大杨树多布库尔猎民家庭游、莫旗腾克达斡尔民族家庭游、阿荣旗东光朝鲜民族家庭游等。呼伦贝尔各地妇联抓住全市旅游大发展的时机,通过为旅游家庭解决小额创业资金、提供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指导旅游产品开发展示销售等,帮助妇女创业和灵活就业,促进各地妇女在旅游产业辐射的住宿、餐饮、纪念品制销、旅游表演等领域施展作为。
三、巾帼电子商务浩特将呼伦贝尔特色产品推向网络。 呼伦贝尔市巾帼电子商务浩特,依托我市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两大基地建设,打造“互联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旅游纪念品+N”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销售中心,现已完全入驻商家52户,报名入驻商家170户,消费者可以通过其平台在线选购商品。今年10月,呼伦贝尔市妇联以以呼伦贝尔市巾帼电子商务浩特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携4家巾帼手工艺企业参加了在浙江义乌举办的中国妇女手工制品博览会,在博览会上,呼伦贝尔市巾帼电子商务浩特有限责任公司的民族蚕丝绣——清明上河图获“全国妇女手工制品金奖”第一名,鄂温克旗太阳姑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太阳花饰品获“妇女儿童喜爱产品奖”。同时,我市企业带去的200余种近600万元产品也取得不错的交易成绩,收获订单10个,其中桦树皮工艺品订单4个近20万元,太阳花工艺品订单3个近10万元,还达成意向近50万元。巾帼电子商务浩特的建成,有力地推动了呼伦贝尔特色产品推向网络,推向全国。
四、大鹅养殖成为农区妇女主要经济来源 。扎兰屯市、莫旗、阿荣旗属呼伦贝尔农区,农区妇女在当地妇联的支持下,积极投入等地养殖大鹅成为妇女创收的主要收入来源。如阿荣旗“妇女创业示范基地”得力其尔乡全顺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用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建起全顺白鹅养殖小区,购置了基础设施,拥有了从鹅雏购置到饲养,饲料加工到疫病防治等一整套养殖成功经验。2015年合作社共养殖白鹅10万羽,当地53 个养殖户参与其中,解决带动100余名妇女就业问题。合作社理事长郑继梅先后被自治区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女能手荣誉称号和市级“优秀青年农牧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