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成功破译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密码”
这几天,通辽市扎鲁特旗牧民胡达古拉看着牛圈里“虎头虎脑”、蹦蹦跳跳的小牛犊,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2015年,她家124头基础母牛比往常多产了30头小牛犊,繁殖成活率达到77.4%,这相当于增加了近20万元的收入,令同村的养殖户羡慕不已。而在2011年,她家牛群的母牛繁殖成活率还仅有64.95%。这一显著变化,来自于我市对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密码”的成功破译。
一直以来,繁殖成活率低下是困扰我市养牛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探索一条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的有效途径,从2012年起,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与通辽京缘种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在科左后旗、科左中旗和扎鲁特旗3个肉牛大旗的部分嘎查(分场)开展了“提高牛繁殖成活率冬季补饲科技示范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取得显著效果。截至2015年7月末,纵向比较,16户示范户母牛繁殖成活率由2011年的63.7%提高到现在的77.8%,3年内提高了14.1个百分点。横向比较,16户示范户母牛繁殖成活率相对其他对照养牛户的66.3%提高了14.5个百分点。通过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基础母牛冬春季节补饲精料及母犊分离饲养技术的推广,对提高母牛膘情、受配率、繁殖成活率的影响明显,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项目实施前,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对全市不同地域、不同饲养规模、不同饲养模式母牛的营养状况、繁殖情况及母牛受配数、受胎数、产活牛犊数、母牛膘情及后备母牛存栏数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调查。调查中发现,各地基础母牛普遍存在“吃不饱、吃不好、配得晚、疾病多、管理差”等问题,核心问题是冬季不给母牛补精料。目前,全市母牛玉米补饲率只有28.1%、浓缩料补饲率为6.1%。没有实行母牛与犊牛分离,母牛发情滞后,影响配种进度。此后,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对选定的16户示范户进行了专门培训,使养牛示范户有章可循,做到养牛规范化、科学化,并要求其按每头母牛冬季每日0.65公斤浓缩料的标准进行饲喂,补饲期90天,使母牛繁殖成活率明显提高。(记者邵楠)
[责任编辑 王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