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积极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指出,要“积极保障妇女权益。妇女权益是基本人权。我们要把保障妇女权益系统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在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中,呼伦贝尔市各相关系统一边加强自身领域工作,一边加强协调联动,积极为占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是加大妇女维权法制宣传力度。 妇联、司法、信访等部门对《妇女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知识宣传工作常抓不懈,开展“法律知识进家庭”、“法律援助进社区、乡镇”等法律服务活动,增强广大妇女法制观念,提高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特别是在全市综治宣传月及“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中,开展“维护妇女权益、营造和谐家庭”主题活动,形成尊重、爱护、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社会化维权工作机制建设。 市妇联、信访、法院、司法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维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提高妇女来信来访办结率。开辟妇女维权绿色通道,降低门槛,放宽援助范围,认真执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法律援助项目和欧盟中国法律援助项目,最大限度地为困难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截止目前,共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454件。
三是积极构建反家庭暴力网络。 市公安系统将反家庭暴力工作纳入对基层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的工作考核内容,实行“首问责任制”,对涉及家庭暴力的警情,依法接警,处警。全市各公安基层派出所均确立了“家庭暴力重点户排查办法”,重点抓好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推进家庭暴力预防和投诉机制建设。
四是全面加强女子监所正规化建设。 关爱女性在押犯人,全市女性在押人员的人身检查、女子监室的主协管工作、女子监区的巡视和监控等已全部由女民警承担。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各类送温暖活动及普法宣传知识讲座,帮助女性在押犯人从根本上改过自新、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切实保障特殊女性群体的权益。
五是对强奸及拐卖妇女案件采取高压态势。 全市各旗市区按照地域特点和经济类型,整体划分为城市、农区、林区、牧区、边境区,因地制宜创新推出5种接处警模式,构建360度全覆盖大接处警格局。在全区率先实现了三台合一电信“三字段”信息库升级,大力加强“平安城市”视频系统建设,建设完成大情报系统,开通技侦全国、全区视频会议系统,建成技侦查证分析等主要查证检验系统,极大的震慑了潜在犯罪人群,挤压了强奸、拐卖妇女的犯罪空间,最大限度地预防了此类案件的发生。
六是常态化开展“扫黄”专项行动。 全力对本地区有淫秽色情嫌疑的重点场所展开系统排查,整顿了多家涉黄的量贩式KTV、洗浴中心、按摩场所,处理了一大批责任人,对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案件进行了重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