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2.2016  22:03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到年底将全面完成1510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呼和浩特市2016年—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脱贫攻坚推进组。各旗县区、开发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了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细则、办法,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档立卡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审计整改工作。通过数据对比、实地核查、修改问题数据等,全市建档立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现有贫困户12235户、贫困人口25362人。其中:新城区399户766人、玉泉区429户779人、赛罕区651户1459人、土左旗2386户5399人、托县923户2276人、和林县2619户4610人、清水河县2023户4506人、武川县2809户5567人。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全市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8亿元,扶贫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重点围绕食用菌、设施农业、优质牧草、肉羊养殖、肉牛养殖、山林虫草鸡、马铃薯、杂粮等几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四到村四到户”产业扶贫,形成了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包括政府备菜(为贫困户提供项目扶持菜单)、贫困户“点菜”(由贫困户根据自身发展意愿和能力选择脱贫项目)、部门“上菜”(根据贫困户选择提供扶持资金和政策)。 
            易地搬迁进展顺利。2016年全市计划完成3355人易地搬迁和1450人同步搬迁任务,共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58个。截至目前,项目涉及的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县、新城区都已组建投融资平台和实施主体。清水河县7个集中安置点共建设房屋1838套。武川县已拆除旧房9428户,实施整村搬迁114个,小村并大村34个,建设互助幸福院53处。和林县新建移民住房300套,新建互助幸福院15处。新城区移民回迁房基本完工。主要采取集中安置、自主安置、就近并入大村安置、产业发展区安置、互助幸福院安置、插花安置等六种途径安置。 
          金融扶贫深入实施。从今年开始,市级财政拿出一部分扶贫资金,扩大贷款规模,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金融富民扶贫“富农贷”项目,同时积极与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合作,调动更多金融资金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打牢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截至目前,武川县、清水河县已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6220万元,覆盖农户509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8户。自治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资金2000万元已下达武川县、清水河县。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提高。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工程,累计投入近130亿元对1400个村进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覆盖贫困人口17537人。通过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建设工程,解决制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瓶颈”问题,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扶贫取得实效。在继续实行领导包(县)乡镇、单位帮村、医院学校“结对子”扶贫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帮扶范围,组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对25362名贫困人口开展结对包扶。制定印发了《帮扶手册》和《呼和浩特市精准扶贫党员干部结对子帮扶工作指南》,通过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全国扶贫日期间,组织开展了各类帮贫助困送温暖活动,广泛深入宣传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