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

05.09.2016  18:42

  走进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特色旅游发展吸引“金凤凰”回乡筑巢

◆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打造特色民俗村 本报驻基层采访记者 郭治华摄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驻基层采访记者 郭治华)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是自治区唯一的朝鲜族乡,“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开展让这里的环境变得更美。优美的环境,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饮食,让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同时,良好的环境也吸引着在韩国打工的当地人回乡创业发展。

  走进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的休闲广场上,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人在这拍照留念,在富有朝鲜族特色的饭店里,就餐客人更是爆满。

  一位从黑龙江前来旅游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东光村很具朝鲜族民族特色,且村里卫生环境很好,

  在当地开民俗饭店的李贞淑说,她的饭店在旅游旺季时,一般每天接待300多名游客。现在村里打造成朝鲜民族村,吸引了很多甘肃南部、黑龙江周边的游客过来旅游,最远的还有台湾游客。

  为让游客来后能够全面地感受朝鲜族的饮食文化、生活起居,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按不同的旅游服务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新发朝鲜族乡副书记邹风华告诉记者,游客到东光村体验各种的朝鲜族泡菜、打糕,还有一些手工制品的制作;观赏朝鲜族特色建筑;打造集现代的种植、观光于一体的采摘园,让游客能生动地体验到东光村朝鲜族特色民俗文化。

  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在韩国打工的东光村村民纷纷回乡创业。59岁的崔鲜芬前几年到韩国首尔打工,这一干就是5年。虽然在国外也挣了些钱,但也吃了不少苦。听说家乡这几年发展变化特别快,崔鲜芬决定回家乡创业。

  在新发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崔鲜芬和几个同去韩国打工的姐妹共同投资,又吸纳了几名当地的朝鲜族群众入股,他们的韩式食品有限公司在东光村的“内蒙古朝鲜族第一家园”里办了起来。目前,他们生产的辣白菜、桔梗、辣酱都是传统的韩国泡菜做法,特别是由韩国进口的小萝卜腌菜更是别具一番风味。他们给自己的产品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家乡味”。

  “为扶持朝鲜族归国农民创业,我们从乡里规划入手,完善基础建设,从政策上给予扶持,积极协调银行贷款,积极为他们跑项目,扶持创业,从技术上给予培训。”看着外来务工又回巢的村民在家乡干起了自己的事业,邹风华高兴不已。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