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愿红城美如画 ——改革开放40年乌市环卫事业发展纪实
改革开放40年,见证了乌兰浩特市的城市蜕变,其间也印刻了环卫事业的发展历程。现在的乌兰浩特市,环卫事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环境更加清洁、靓丽。
工作量逐年增加,工作强度越来越小
1981年,乌兰浩特市仅有25名环卫工人,负责城区23座公共厕所的环境卫生和10.5万平方米的清扫面积,年清运垃圾7万吨左右。到1987年,环卫队伍人数增加到了90人,但清扫面积也猛增到了35万平方米,公共厕所也达到88座,年清运垃圾8万吨。
一把扫帚、一把锹、一辆手推车,几乎是当时每名环卫工人的全部“家当”。他们顶风冒雨、走街串巷,收集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用辛苦的劳动换来城市的干净整洁。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环卫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标准也越来越高。现如今,乌兰浩特市一线环卫工人达到1213人,负责全市主次干道、街路、小区754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每人平均负责清扫保洁面积近7000平方米。
近些年来,为了有效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乌兰浩特市逐年提高环卫工作中机械化作业的比重,机械化设备逐渐取代了部分人工,成为了维护城市环境不可或缺的力量。
目前,全市配备了垃圾压缩车10辆、道路清扫车10辆、洗扫车两辆、吸污车6辆、垃圾自卸车16辆、清雪车10辆、垃圾清运车38辆及其他辅助车辆30辆,共计122辆机械车辆配合一线环卫工人进行清扫保洁,机械化清扫比例已达到了40.7%。同时,政府出资购进了256辆小型电动清扫车,配发给一线环卫工人使用。
机械化作业比重的提高,不但大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清扫效率和标准。
工资逐年上涨,待遇越来越好
上世纪80年代,乌兰浩特市环卫工人的月工资仅几十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一线环卫工人的工资频繁上调,目前人均月工资达到了1540元。
现在,环卫工人不仅挣得越来越多,而且各项待遇都在不断提高,生病有保障、养老有保障、发生意外时依旧有保障。2011年,考虑到环卫工人属于高危行业,为了妥善解决环卫工人的意外伤害救治和伤残赔付问题,在正常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大病等保险费用的同时,环卫部门还自筹资金为全部公益性岗位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平均每年仅为一线环卫工人缴纳各项保险的金额就超过了100万元。
政府和社会对环卫工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2013年开始,由乌地区主流媒体发起的“温暖驿站”行动,让辛苦工作的一线环卫工人在路上有了可以歇脚的温暖的“家”。环卫工人免费早餐,一年四季的环卫装备,盟市各级领导、工会、企业、个体爱心人士的爱心慰问……让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日渐提升,体现了全社会对环卫事业的理解与支持。
设施日趋完善,环境越来越美
上世纪80年代,乌兰浩特市生活垃圾清理采取的是:每天,居民把生活垃圾倾倒在家附近路边,环卫工人则一把扫帚、一辆小推车沿街把居民倾倒的垃圾收到推车里,再按责任区堆放在路边,等待清运车辆来清理。如果赶上个风天、雨天,那就是满街垃圾、污水横流。建设、完善环卫设施刻不容缓。
80年代中期,乌兰浩特市开始在各个居民区里建立健全垃圾房、垃圾箱,并在各主要街道路边相继建设了垃圾转运站。这种垃圾转运站有效地达到了防风、防雨、降低异味散发和减少蚊蝇滋生的目的,美化了环境,又杜绝了二次污染。截至目前,乌兰浩特市建成区建成垃圾转运站24座。
近几年来,乌兰浩特市扎实推进“公厕革命”,过去那些因年久失修、卫生状况差、让人下不去脚的“老字号”露天旱厕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155座干净整洁的旱厕;水冲式公用厕所、免水冲式移动式厕所,这些人们过去想都没想过、见都没见过的环卫设施,在今天红城人的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