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立在“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方志文化”论坛暨2017年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挥地方史志期刊优势 助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在“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方志文化”论坛暨2017年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8月1日)
邱新立
今天,我们在“塞外江南”新疆伊犁召开“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方志文化”论坛暨2017年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时间和地点几经变化,直到一个月前才最终确定,而且将规模和规格都作了升级。这期间,新疆地方志编委会为“新疆四会”的召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廖运建书记会前更是亲自到塔城、伊犁实地考察,以确保会议的顺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向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付出辛勤和汗水的新疆地方志编委会、伊犁州党委和政府、伊犁州地方志办公室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方志文化”论坛暨2017年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志们,当前是我们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最好机遇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地方志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党中央、国务院也不断在国家层面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顶层设计。这些顶层设计的具体内容,带给了全国方志人无限的信心和鼓舞。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的转型升级。
2017年是中指办确定的落实年、督查年,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在开局之年,全国地方志系统要有“一炮而红”的气势,为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迎来“开门红”,将这个“开门红”作为方志人向党的十九大贡献的“志”礼!中指办领导一直重视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在去年的工作会议上,中指办将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会议由原来的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同时将对史志期刊编辑队伍的培训也列入中指办年度培训计划。2016年,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有四件值得庆贺的大事:一是召开了首次覆盖省市县三级地方史志期刊的工作会议;二是成立了中国地方志学会史志期刊研究会;三是举办了首次覆盖省市县三级地方史志期刊的编辑培训班;四是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的意见》。今年6月中旬,中指办在山西晋城举办了首次覆盖省市县各级地方史志期刊的主编培训班,邀请了期刊主管部门、优秀学术期刊主编、长期从事期刊数据库建设的专业人员讲授了有关期刊管理、期刊学术水平、数字化等方面的内容。此次论坛暨会议既是对一年来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史志期刊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弘扬方志文化的探索。
2017年,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呈蓬勃发展的态势。有几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要向大家通报一下:一是由中指办主办的《中国年鉴研究》《中国方志馆研究》两本刊物近期就要出刊了;二是《重庆地方志》在停刊十几年后成功复刊,并在今年的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上公开亮相;三是目前还没有省级史志期刊的辽宁省、青海省也在积极筹划复刊工作。这都是史志期刊界可喜可贺的大事。这三份刊物就像史志期刊界的新生儿,需要大家的精心呵护和大力关照。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史志期刊发展也遇到了困难。如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志苑》今年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暂时停刊,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内蒙古地方志》也被当地新闻出版广电局要求优化栏目后再出版。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史志期刊事业的发展道路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前途肯定是光明的。全国史志期刊人一定要不忘初心,全力办好各级地方史志期刊,全心助力地方志事业发展转型升级。为此,我就此次论坛暨期刊工作会议谈几点想法。
第一,明确地方史志期刊的定位,充分发挥地方史志期刊的独特优势。地方史志期刊作为全国期刊队伍的重要组成力量,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勇于担当,从根本上承担起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地方史志期刊是发表史志基础理论、史志编研实践和理论的重要平台,是展示地方志事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传播方志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史志期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首先,史志期刊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史志期刊工作,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史志工作的讲话和批示精神、国家对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来判定稿件的优劣并进行取舍。其次,要选配好各级史志期刊主编和编辑,确保期刊主要负责人和编辑具备较高政治水平和学术水平。最后,要加强学术舆论的引导,刊载高水平的方志基础理论研究文章、刊载具备较高学术价值的志鉴研究文章、刊载具备较强可操作性和借鉴性的志鉴编纂实践文章。地方史志期刊要通过刊发高水准的文章提高期刊本身的学术影响力,并逐渐培育出两三种在全国期刊界拿得出、叫得响的优秀期刊。
第二,正确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史志期刊的关系。2017年1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出:“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2月,《人民日报》发表专文指出,地方志研究要“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在《求是》2016年第24期撰文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方志人的使命与责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地方志书留存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方志文化独树一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历史传统的重任,是中华民族延续文脉的重要载体。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方志文化的职责,我们史志期刊人更是责无旁贷。中指办举办“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方志文化”论坛,意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方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向公众全力推介方志文化。此次论坛收到的文章,《中国地方志》将择优刊发。
第三,充分利用史志期刊研究会,整合全国地方史志期刊资源。目前史志期刊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稿源不足,稿件质量不高,这已经成为制约史志期刊发展的瓶颈。中指办主办的《中国地方志》《中国年鉴研究》《中国方志馆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其他各级史志期刊可能相对会更加严重。部分期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如积极约稿、提高稿费标准、培养固定的作者群、认真听取读者和作者意见、积极优化期刊栏目、将供稿数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等。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史志期刊研究会的会员主要是各级地方史志期刊。我们要通过史志期刊研究会这个平台把全国各级史志期刊和期刊人聚集起来,共谋发展之策,共商发展之路。通过史志期刊研究会积极推进方志理论研究、志鉴编纂实践和理论研究,通过各级史志期刊充分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全国地方志系统要实现“两全目标”。刚才,我们参加完全国地方志系统“两全目标”工作推进会暨援藏援疆工作座谈会、“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方志文化”论坛暨2017年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会议的开幕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在座的各位不难感受到任务之艰巨、压力之重大。今后几年将是推进“两全目标”实现的攻坚期,也将是志鉴史研究成果的丰收期。各级史志期刊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组织各方面的研究力量,认真总结新中国两轮修志各项理论和实践成果,深入思考修史修志过程种种复杂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理清地方志发展的骨干和脉络,从而为即将到来的第三轮修志打下坚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总结的基础。
第四,积极创新史志期刊传播形式,扩大史志期刊社会影响力。各级史志期刊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两微一端”(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自媒体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独特作用,通过与这些新媒体、自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大传播力度,扩大地方史志工作、地方史志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有条件的地方志工作机构、地方史志期刊可以在原有期刊纸质版的基础上,推出期刊电子版,自行建立“两微一端”,通过各种载体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整合史志研究优秀成果,推介优秀论文和期刊,让更多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同志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号角已经吹响!时不我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史志期刊对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独特优势,吹出我们史志期刊阵营、史志期刊人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