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7年医疗卫生总投入近1000亿元 40年增长2000倍
新闻发布会现场
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就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改革开放4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建设,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围绕加快推动健康内蒙古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大力发展振兴蒙中医药事业,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区卫生健康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治区副主席欧阳晓晖重点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内蒙古卫生健康事业40年来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40年,是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40年。 卫生健康投入力度持续加大:1978年,全区医疗卫生总投入不到5000万元,2017年投入近1000亿元,增长了2000倍。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8%提升至5%,增长了6倍多。通过加大投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设备配置、诊治能力得到极大加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978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仅有4000个,2017年,发展到2.4万个,增长了6倍;1978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2.5万张,2017年发展到15万张,增长了6倍,每千人口床位数从2.25张增加到5.95张,比40年前年增加了3.7张;1978年,全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5.9万人,2017年,发展到18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从1.47人增加到2.78人,增加了1.31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从1.45人增加到2.84人,增加了1.39人。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改善:从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重点指标上看,发生了"一升两降"的显著变化:"一升"是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1981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人均预期寿命是66.7岁,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75.8岁,增长了9.1岁;"两降"是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1978年,婴儿死亡率是57.2‰,到2017年,下降到了4.36‰;孕产妇死亡率最早的监测数据是1990年的,为147.73/10万,到2017年,下降到了13.07/10万。
改革开放40年,是医药卫生改革全面深化的40年。 改革开放40年中,我国进行了多轮医药卫生领域的改革,特别是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重点从医疗、医保、医药三个方面联动推进。在医疗方面:重点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两个方面推进。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本理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在所有公立医院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价格调整机制、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也正在向纵深推进,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到2017年底,共建成医联体177个。建立了覆盖97个旗县(市区)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9247个,1062万基层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在医保方面:先后经历了公费医疗、自费医疗、医疗保险等阶段。2016年,自治区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实施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稳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2003年,自治区启动新农合工作,当年农牧民人均筹资标准为30元,2017年筹资水平达到690元,提高了23倍。医保报销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了85%和75%左右。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为解决群众异地就医跑腿垫资的问题,内蒙古在全国较早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6.41万人次。在医药方面:近年来,重点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分类采购机制、提高药械供给质量等方面,不断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从2009年开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来,先后开展了7次集中采购,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流通环节的虚高价格。2017年起,全面推行了药品购销"两票制",并探索建立了"省际联盟"联合采购、医联体带量采购、县乡村一体化捆绑配送等工作机制,降低药品耗材价格。
改革开放40年,是卫生健康服务优化提升的40年。 着力转变卫生健康服务模式: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紧紧围绕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重点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政府为群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目前的55元,服务项目从9类增加到了14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创建活动。为了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便利,在三甲医院推开日间手术,在农村牧区实施了“小药箱”工程,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流动服务车、健康一体机等,探索建立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打赢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在集中救治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等9种大病贫困患者的基础上,又将14种大病纳入救治范围,大病救治率达到97.3%。2016年、2017年在全国健康扶贫工作考核中,内蒙古连续两年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表扬。
改革开放40年,是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的40年。 40年来,计划生育工作先后经历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四个阶段。人口出生率,1978年是18.5‰,2017年下降至9.5‰,人口自然增长率,1978年是13.3‰,2017年下降至3.7‰。卫生计生整合后,稳妥有序地实施了“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积极倡导优生优育的生育观。
改革开放40年,是蒙中医药事业提档增速的40年。 颁布实施了《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开展了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和基层蒙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强化蒙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和基础保障,蒙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1987年最早的统计数据,全区公立蒙医中医医院仅为64所、床位0.3万张,到2017年,机构增加到122所,床位增加到1.8万张,机构增加了近2倍,床位增加了6倍,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到2万余人。积极推进蒙中医药传承创新,培育蒙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学科,挖掘整理蒙医药古籍文献100多部,完成制定蒙医药标准14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蒙古国等国家的交流合作,蒙中医药国内国际影响不断扩大。(齐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