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呼和浩特市地区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19.01.2015 11:13
本文来源: 政府
2014年呼和浩特市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和执法监管,切实保障质量安全,努力提升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现将2014度呼和浩特市产品质量状况报告如下。
一、质量安全状况
(一)质量基础工作情况
1.质量管理方面
完成了首届呼和浩特市质量奖评审工作。12月23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通报了首届呼和浩特质量奖获奖企业及个人名单。其中内蒙古金川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荣获市长质量奖;内蒙古正隆谷物食品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荣获质量管理奖。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媛媛荣获质量管理奖个人奖项。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类)、内蒙古永业农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服务类)两家企业入选2014年度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内蒙古维克多利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维克多利”牌学生本色课业簿册、内蒙古欣裕华线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天裕”牌聚氯乙烯绝缘无护套电缆电线和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电线等6家企业的9个产品入选2014年度内蒙古名牌产品。
2.标准化工作方面
2014年,商品条码续展180户、新注册条码150户,8家企业注册26个标准,备案、复审19家企业户98个标准。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企业获得3张国际采标证书。上报的11项地方标准的项目申请中有3家单位的7个标准被立项,其中2项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获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获批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2项。服务业标准化方面,获得国标委批准国家级项目1项,自治区局批准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项目2项。
3.计量工作方面
建立了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制度、计量监督员协管制度和计量保证体系合格确认制度,以及超市、加油站、眼镜制配店等在用重点管理强检计量器具备案登记手册。对全市医疗行业开展医疗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共检定3628台(件、套),检定合格率为86%,截至目前已全部建档立制。
民生计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制定了《呼和浩特市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实施方案》,免费检定旗县集贸市场、商店共46家,计量器具1800多台件,检定合格率为97%,修理后合格率达100%,全年确认了30家企业为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计量诚信环境;开展了47家“万家节能低碳企业”能源审查的自查工作;与各出租车公司签订了诚信计量责任状,圆满完成2014年出租车计价器年检和更新管理工作。
(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2014年自治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呼市地区生产企业的456个批次的产品进行监督检验,其中425个批次合格,合格率为93.2%。监督抽查产品涉及建材、食品包装、羊绒制品、皮毛制品、化肥、农机、木质家具、车用汽柴油等十三类37种产品。其中监督抽查建材类产品188批次,合格168批次,合格率89.4%;抽查羊绒制品等服装产品46批次,全部合格;抽查1农资产品9批次,合格17批次,合格率89.5%;抽查验配眼镜10批次,合格6批次,合格率60%;抽查木制家具21批次,合格19批次,合格率90.5%;抽查安全防护用品15批次,合格12批次,合格率80%;抽查瓦楞纸箱32批次、中小学教科书23批次、商品条码20批次、珠宝玉石17批次、稀土氧化物13批次、食品包装13批次、电子秤8批次、车用汽柴油6批次、热量表3批次,均全部合格。
2014年旗县(区)监督抽查:和林县质监局对31家获证食品企业生产的162批次的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合格率为100%;对96家食品小作坊生产的128批次的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其中20个批次的产品不合格,产品合格率84.4%。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微生物指标超标。呼市质监局玉泉区分局抽查了辖区内5家纤维制品生产企业10批次产品,其中2家企业2批次产品检验不合格,合格率为80%,不合格项为纤维含量不符合要求。
(三)商品计量监督抽查情况
全年对辖区内99家生产、经销企业的755批次产品定量包装净含量开展监督抽查,合格736批次,合格率97.8%。其中抽查55家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525批次产品,合格524批次,合格率为99%;抽查26家生产企业的面粉、调味料、熟肉制品、饮料、冲饮类食品及合成洗涤剂等定量包装商品230批次,合格216批次,合格率为93.9%。
2014年共检查呼市地区38家生产及销售企业商品过度包装226批次,合格188批次,合格率为83.2%。其中生产企业5家24批次,合格22批次,合格率为91.7%;销售企业33家202批次,合格166批次,合格率为82.2%。
抽查农资市场在用计量器具309台件,检定合格率为95%。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情况
截止2014年底,我市在用特种设备总数为28720台(不含压力管道和气瓶),其中锅炉2890台,压力容器9760台,压力管道120千米,电梯12314台,起重机械3102台,场(厂)内机动车辆592辆,大型游乐设施58台,客运索道4条,车用气瓶46117只。全年呼市地区末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已保持连续13年没有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记录。
(五)12365投诉处理情况
通过12365电话投诉举报平台,截止11月15日,呼市质监局累计受理呼市地区举报投诉265起,其中电梯投诉183起,占69%;加油机、计价器、电子秤等计量投诉26起,占10%;产品质量投诉12起,占5%;黑窝点投诉23起,占9%;食品标签标识投诉3起,占2%;家用汽车三包投诉7起,占3%;其他投诉12起,占4%。上述投诉均在规定时限内按时办结,并在自治区质监局关于12365投诉受理情况的通报中得到肯定。
二、专项监督检查情况
1.管理体系获证企业网格化检查。为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提高认证有效性,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健康发展,呼市局组织开展了对辖区内管理体系获证企业及认证机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5家企业,现场跟踪和掌握3家认证机构对辖区企业开展监审的工作情况。共涉及证书10张,认证机构8家,涵盖食品、制造、机械、能源、服务等多个行业。重点检查获证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认证机构的审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等情况。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全面掌握了本辖区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情况,有效锻炼了监管队伍,促进了其他质监业务工作的全面落实。
2.民生计量监督检查。元旦、春节期间先后开展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和强检计量器具、加油站计量专项监督检查,规范诚信计量经营行为。对东瓦窑集贸市场等重要批发集散地进行专项治理,计量器具的检定合格率95%,有力打击了缺斤短两和计量欺诈行为。开展以中燃、呼市自来水公司、呼市供电局等6家为重点的民用“四表”专项计量监督,水电气热表安装前首检合格率达到99%。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医疗计量器具未检、漏检现象得以改善。
开展验配眼镜和青少年视力保健行业的计量监管。与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联合对眼镜店和视力保健中心进行了计量监督检查和服务,更好地规范了眼镜店的配镜行为以及青少年视力保健中心计量器具的检定。
开展生产铁合金、电石企业能源计量及能耗限额指标监督检查,节能低碳行动企业能源计量审查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专项执法检查;完善能源计量的动态管理;增进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安全。
3.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了有毒、有害气体使用的压力容器和液氨制冷系统使用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专项整治、气瓶专项整治、“打非治违”和“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及节假日和重要大活动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共检查32家液氨制冷系统使用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8家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53家电梯维保单位;检查特种设备5134台,使用单位467家。出动2373人次,查出一般隐患累计278项,查出重大隐患9项,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56份,有力打击了“三违”行为,达到处罚一家影响一个行业,教育一群人员,确保一方安全的目的。尤其重大节日及“两会”等敏感时节,集中检查风险大、隐患多、管理弱和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如车站、机场、大型商场以及游乐场所中的电梯、锅炉、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现场运行情况、安全技术档案、各项见证记录、人员持证和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等,及时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有力保障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节假日期间的生命安全。
4.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工作。呼市质监局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整合各业务科室及所辖直属单位,组成由市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四个综合检查执法组,在检查区域内,科学合理地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工作,着力找准工作切入点,增强了执法监管有效性,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监督抽查反映的问题及分析
1.建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今年自治区级抽查的38批次外墙保温材料、10批次涂料、10批次建筑装璜用石材、10批次聚乙烯泡沫塑料、9批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8批次混凝土外加剂,合格率均为100%。抽查9批次塑料管材,合格6批次,合格率66.7%,不合格项为平均外径、壁厚;24批次电线电缆,合格21批次,合格率87.5,不合格项为击穿;普通烧结砖30批次,合格26批次,合格率86.7,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30批次,合格22批次,合格率73.3%,混凝土路面砖10批次,合格98批次,合格率80%,不合格项均为强度。
建材产品生产企业绝大部分为小型企业,工艺简单,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对产品质量缺乏有效控制。如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凝土路面砖生产所用设备以小型成型机为主,成型压力小、振动频率低、生产的产品密实度小,以及生产过程中减少水泥用量、生产工序不合理,都是造成产品强度低的原因。
2.验配眼镜合格率较低。抽查10批市场验配眼镜中有4批不合格,主要问题是球镜顶焦度偏差,柱镜顶角度偏差,光学中心水平互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不合格。球镜顶焦度偏差、柱镜顶焦度偏差这些项目不合格即俗话说的度数不准,会造成眼部肌肉疲劳、眼胀、模糊等视疲劳现象;光学中心水平互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项目不合格会造成视力模糊、肿胀等视疲劳现象。长期佩戴不合格的眼镜,会使人体的自身调节能力下降,视力变差。
3.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大型企业产品合格率高于中小型企业。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抽检中,涉及大型企业2家60批次,合格60批次,合格率为100%;中型企业12家93批次,合格88批次,合格率为94.6%;小型企业12家77批次,合格68批次,合格率为88.3%。
商品过度包装流通领域合格率低于生产企业。在所检查生产企业的24批次中,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与出厂价格比全部合格;包装空隙率合格22批次,合格率为91.7%。在所检查销售企业的202批次中,包装层数全部合格;空隙率合格166批次,合格率为82.2%。
4.安全防护用品质量不容忽视。自治区局抽查呼市流通领域10批安全网产品,3批不合格,合格率为70%。主要不合格项为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开眼环扣强力、耐贯穿性能、耐冲击性能、标识等。安全网是涉及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这些指标不合格直接影响产品使用安全性能,给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加以重视。
(二)特种设备隐患问题。目前,特种设备每年以15%的速度在增加,设备的运行频率和使用寿命在增长,造成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有:有的企业领导重经营、轻安全的现象比较明显,不愿在设备安全上投入,缺乏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安全责任不强,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企业特设作业人员变化频繁,人员持证率难以保证等。
(三)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问题。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在检验人员、检验设备上投入不足;出厂的每批次产品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出厂检验,部分小企业(小作坊、个体工商户)对质量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辖区产品质量管理整体水平提升。
(四)品牌数量落后于经济发展问题。目前,呼市地区名牌产品数量与经济发展现状相比还不相匹配。多数名牌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相关产业链较短,区域产品的集聚效应还不明显,未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些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不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四、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1.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企业为主,服务经济发展,通过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追求质量。完成了首届呼和浩特市质量奖评审工作,发挥了名优企业的标杆作用。组织152家电梯维保单位和的气体充装单位企业学习《特种设备安全法》;组织145家企业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培训。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质量意识,促进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加大宣传活动。开展了“3.15”、世界计量日、质量月、世界认可日、标准日等宣传活动,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深入社区、学校、集贸市场宣传质量安全和消费知识;组织中小学生到质量教育基地内蒙古伊利集团进行质量宣讲;通过内蒙呼市两级媒体、消费与质量网站、呼市质监局门户网站、QQ群、飞信等方式,及时宣传质监工作成效。全年共编发宣传信息966篇,《中国质量报》、《内蒙古日报》、消费与质量网等各级媒体采用454篇。质监门户网站点击量突破17万人次,质监部门的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认真履行行政执法职能,全面加强执法监管,全力保障质量安全,在去年被评为“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依法行政创建示范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又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4.积极探索产品质量社会监督机制。发放了便民服务联系卡、产品质量监督意见书等,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监督主动性,反映情况、出谋划策,让群众参与到质量监督中。将质监业务相关资料汇编成册、刻制光盘,建立了质监业务QQ群,搭建了企业与质监、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平台。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增强企业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诚实守信的自律机制。加大质量诚信宣传力度,推动企业主动发布质量信用报告,促进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加大质量失信惩戒力度。
2.加强企业计量标准基础服务。引导我市乳业、农机、畜牧业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积极起草、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GSP)”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强化计量工作的基础保障能力。加强民生与安全计量监管,提高强制检定覆盖率和抽检合格率。引导企业依法配备和使用能源计量器具,推行测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3.推进名牌战略。深入推进第二届呼和浩特市质量奖评审工作。鼓励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重点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积极争创呼和浩特市质量奖。继续做好内蒙古名牌企业培育工作,树立名优企业的标杆作用。
4.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产品的证后监管,强化无证查处工作。结合“六查六治”、“九查九治”深入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工作,重点对农资、建材、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电线电缆、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配件等强制性认证产品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建立质量预警机制;严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
本文来源: 政府
19.01.2015 11:13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
内蒙古多点着手解决“卡脖子”技术等基础科学难题
蒙草种业中心。新华网
库布其沙漠实现绿富同兴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库布其沙漠作为我国新华网
全球连线 | 库布其光伏治沙助力中国“双碳”目标
库布其沙漠,过去的“死亡之海”。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