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杨永昌:发展牧家游 脱贫又致富
5月20日一大早,家住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贡呼都格嘎查的杨永昌夫妇就在自家开办的“金沙湾风情牧家游”忙开了。杨永昌在客房内忙着整理被褥,他妻子在厨房内给游客准备饭食,厨房中炖着手抓羊肉,熬制着奶茶,香气四溢。“今天要从银川来一个150人的旅游团,这单生意能赚3万元。”杨永昌边收拾客房边介绍说。
顺着牧家游大门望去,蓝天白云下,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和一排砖瓦房错落在大漠中,这既是杨永昌的牧家游,也是他现在的家。“自从2013年开办牧家游后,近两年每年纯收入达30万元,有这样的好生活,得感谢政府产业扶贫的优惠政策。”杨永昌乐呵呵地说。
今年50岁的杨永昌是贡呼都格嘎查土生土长的农民。2013年前,他家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户,一家3口种着3.3亩地,农闲时出去打工,但家庭收入微薄,入不敷出。
面对杨永昌一家的困境,阿左旗扶贫办利用他家地处该旗通古淖尔沙漠旅游区和阿拉善“越野e族”英雄会会场的有利条件,鼓励他发展牧家游。2013年,夫妇俩从当地农业银行贷款5万元,并以每年2万元的租金在通古淖尔沙漠旅游区旁租了7间农居,开起了“金沙湾风情牧家游”。此后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头脑活络的杨永昌夫妇把牧家游办得水起风生,当年就净赚10万元。
2014年,杨永昌对牧家游进行了装修。去年他又投资60万元盖起了可容纳150人住宿、餐饮的牧家游宾馆。
“我们的牧家游从建设到装修,都融入了民俗元素,餐饮也以蒙餐为主,深受客人喜欢。”杨永昌说,“我现在每年接待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等10多个省市的游客近6000多人。”为了保证蒙餐的质量,他还建起了养羊场,并以每月3000元的工资雇了几名牧民员工。
在发展牧家游的同时,杨永昌还购买了6辆沙漠卡丁车和2辆沙漠越野冲浪车,形成了餐饮、住宿、沙漠游一条龙服务。并形成了牧家游订单的发展模式,仅今年就和宁夏旅游公司等签订了8000人的订单。“今年靠大订单,预计纯收入达35万元!”杨永昌说。
现如今,杨永昌已从几年前的贫困户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户。“我能有现在的发展,都是政府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今年又给我联系了无息就业扶贫贷款10万元。有了好政策,我的致富路会越走越宽广!”杨永昌满怀感激地说。
阿左旗是自治区级贫困旗县,为加快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自2014年全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该旗创新扶贫机制,通过发展沙产业、养殖业、旅游牧家游等产业扶贫政策,让一大批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2014、2015年两年间,产业扶持农牧户1353户4061人;2016年投入扶贫资金2492万元,产业扶持1780户3889名贫困人口。全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以下,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7.7%,达到摘帽标准并通过盟级初审验收。
“今年政府出台了《阿拉善左旗2017年巩固提高脱贫成效实施方案》,要重点实施围绕巩固脱贫基础加大产业扶贫工作。”阿左旗扶贫办主任郭建勇说,“围绕已脱贫的户,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梭梭接种肉苁蓉、白刺接种锁阳等特色沙产业,借助沙漠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小镇,以“合作社+农户”“旅游公司+农户”等运作模式,以“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牧场+贫困户”等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扶贫户的增收渠道,通过巩固产业扶贫让已脱贫的贫困户真正致富。”(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相恒义 刘宏章 李文明 陈春艳)
记者手记:
阿左旗是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边境贫困旗县之一,也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近几年,该旗始终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升贫困造血能力、改善贫困乡村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主线,以建档立卡精准扶贫为支撑,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到村三到户”和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等专项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6亿元、金融贷款5.68亿元,形成了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该旗结合扶贫项目,创新扶贫机制,发展沙产业、养殖业、旅游牧家游等产业扶贫工作,通过覆盖式产业扶持措施,形成了以高效养殖、有机种植和旅游业等为主的扶贫产业,像杨永昌一样的已脱贫的贫困户步上致富路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 李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