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通辽市妇联儿童工作夯实基础创新载体
2015年,通辽市妇联儿童工作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百灵鸟”家庭教育工程、关爱特殊儿童群体为主线,不断延伸工作触角,着力改善儿童民生,努力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基础性工作
为切实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2011-2015)》终期评估工作,提高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水平,通辽市妇联广泛征求意见,通过会议部署、实地调研,资料查阅等方式,对“十二五”期间,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评估。全市共有高中26所,初中110所,小学495所,幼儿园557所(其中公办园235所,私立园322所),总人口320万,其中女性人口158万,0--17周岁未成年人58万,118万户家庭,共有家长学校、人口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2545所,共有家庭教育工作者3162人。扎鲁特旗是国家级家庭教育服务试点旗县。
2011年我市出台了《通辽市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成立了通辽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旗县市区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或指导机构。成立了通辽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和家庭教育讲师团,共有专家学者近百人,为开展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
1、广泛宣传,加大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力度。利用多种媒介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建立了通辽妇女网、“百灵鸟”家庭教育联盟微信群、智慧爸妈群、“百灵鸟”亲子社团微信群、家庭教育工作者QQ群等,在公共场所设立家庭教育宣传栏,中小学校、幼儿园结合实际出版各类家庭教育刊物,开设“家长沙龙”等家庭教育微课堂。制作家庭教育宣传品,编印了《“百灵鸟”家庭教育知识手册》、《心理与生命教育读本》等;把家庭教育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结合起来,良好的家教、家风、家训做为评选“最美家庭”的重要条件,教育引导广大家庭注重家庭德行、家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素质。
2、强化指导,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阵地建设。设立灵活多样的父母学堂和家教阵地,不断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建立国家级“社区儿童家园”3个、自治区级“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园”6个、市级“留守家园”18个,家园具有图书阅览、亲情联络、心理疏导、文体健身等服务功能,成为一个集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在通辽实验中学成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在市图书馆建立“家庭教育活动基地”,在电视台建立“少儿才艺培训基地”,在全市21个社区、嘎查村建立了“百灵鸟”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示范点。
3、开展载体活动,巩固家教成果
坚持以儿童为主体,以学校、家庭、社区和校外活动场所为主阵地,把“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相结合,组织儿童开展了绘画、书法、科技小发明小创作等成果展示,举办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演讲,国学进校园,“孝心少年”、“最美花蕾”评选、草原儿童艺术节,少儿才艺大赛等,编印了《中国梦读本》下发到基层,组织中国梦“五老”宣讲团深入到学校、社区、嘎查村,共作报告13场,直接受教育青少年达万余人。引导和培育社团组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儿童家园等开展喜闻乐见的亲子教育实践活动。通辽智慧爸妈群开展了“中国结、中国梦”亲子手工制作体验活动、组织儿童义卖报纸捐助特困儿童、开展义务植树、烘焙体验、亲子读书会等,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小学生“三爱”书签设计制作展活动,连续几年举办“我爱我家与梦同行”家庭趣味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共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近300多场次,以亲子互动的形式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二、民生工程
1、实施“春蕾计划”。争取到中国儿基会高中“春蕾班”项目。由爱心人士张美丽女士资助我市50名春蕾高中女生连续三年完成学业,每人每学年1200元,50人三年共计18万元,举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高中春蕾班捐资发放仪式”,并建立了详实的学生档案。为深化“春蕾计划”,更好的服务少年儿童,我们从源头抓起,组织爱心人士一对一帮扶困难家庭儿童,寻找1500多名爱心妈妈等与留守儿童或特困家庭儿童结对。举办爱心父母与孤残儿童联谊活动,开展“暖冬暖心”活动,深入特殊困难儿童家中送温暖,市妇联机关干部每个人都是爱心妈妈,一对一结对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得到温暖和关爱、学习上得到帮助和辅导,感受着亲情和温暖。加强阵地建设,建立国家级“社区儿童家园”3个、自治区级“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园”6个、市级“留守家园”18个,家园具有图书阅览、亲情联络、心理疏导、文体健身等服务功能,成为一个集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2、实施“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项目情况。全市共4个旗县实施该项目,分别是奈曼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项目旗县全部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实施项目的单位和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完善的发放流程和制度,召开项目培训会950场次,对所有参与营养包发放的妇联和卫生系统干部均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人数达5234人,18280名适龄婴幼儿服用营养包3700800包。
3、实施自治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园”项目情况。目前我市有自治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园”6个,分别建在了开鲁县、科左后旗、奈曼旗、科左中旗、扎鲁特旗和霍林郭勒市,除霍市外,其他家园已全部建设完成,运行状况良好。家园以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为出发点,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培养健康人格”、“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潜力的开发”、“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开展了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中国梦 爱国情 成才志”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扎鲁特旗学苑社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园”开展了“救助留守、贫困儿童”活动,为教体局直属幼儿园的9名贫困、单亲、留守儿童每人发放了助学金300元;开展“结对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微心愿”活动,党员们认领了社区内留守、流动儿童微心愿8个,为他们送去书包、玩具、学习用品等。
三、创新性工作
科尔沁区十分珍惜被命名为“全区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旗县”这一称号,并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完善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出台了《科尔沁区创建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镇、街道)工作指导资料》等系列文件。同时,给各家长学校提供了《中学、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条例》,家长学校办学纲要、教学指导纲要、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考核制度、优秀家长评选办法、学习型家庭评选标准等。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全区做到了教材统一。不断加强资料归档管理,将家长学校档案分成“组织领导、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教研科研、办学效益”六项归类。规范的管理促成了家长学校的科学发展。
2、强化队伍,提升授课质量。一是培养“土”专家,登台唱戏。通过专家讲课引路,加上走出去听课、组织讲师赛课等形式,打造了一支自己的专家型团队。二是聘请“洋”专家,示范引路。近五年分别邀请全国家庭教育知名专家、作了“关注孩子的生存智慧、北京大学青少年素质训练专家——刘永纲做了《智慧父母》公益课堂、全国自励自强模范——李智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无臂天使”,她以《生命.力量》为主题用如歌如泣的人生经历,为科区上万名家长和学生上了二堂震撼人心的励志教育课。“百灵鸟”家庭教育大讲堂等巡回家教专题讲座200多场。
3、加强教研,落实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采取召上来、走下去的办法,培训家庭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讲师,下到基层了解家长需要什么,指导讲师联系各地不同个案备好讲义,听讲师讲课和评课,努力提高讲师讲课水平。同时,组织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参加自治区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活动,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大课堂和小课堂结合起来,教学形式多样,包括巡回讲课、观摩教学、教子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