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广播影视覆盖边疆 打造守边护边“文化长城”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专电(记者刘磊、魏婧宇)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红旗牧场派出所的餐厅,最近有了一个新功能:牧民们的电影放映室。
红旗牧场派出所靠近边境。以前,当地牧民家中常常收不到广播电视信号,他们到派出所办完事,总喜欢在餐厅里看会儿电视。自从上个月内蒙古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固边工程赠送给红旗牧场派出所一台电影放映机后,牧民们就开始盼着每隔一周的电影放映日。
红旗牧场派出所民警王冉议告诉记者:“上周我们放映了《湄公河行动》,餐厅爆满。”边防哨卡电影放映活动丰富了牧民的文化生活,加强了警民互动的方式。
得益于内蒙古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固边工程,现在内蒙古沿边20个旗市区的184万农牧民和全体边防哨卡官兵,不仅可以就近看电影,还可以收听到44套广播节目、看到全国68个电视台的高清电视节目、阅读到百部精品蒙古文图书。
对巴音花镇敖龙忽洞嘎查(村)牧民布图白音来说,一台32英寸的液晶电视是他们一家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以前用电视锅接收电视信号,频道少画面差。现在用双模机顶盒,不仅画面清晰,还能收看到当地的电视台。”布图白音介绍说,通过地方电视台,他们能更快地了解身边的新闻。国家的边防政策、旗里的那达慕大会都可以在地方电视台上看到。
巴音敖包苏木(乡)牧民苏伊拉其其格现在不仅能通过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还可以在家里免费阅读蒙古文图书,来解决遇到的放牧养殖难题。
百部蒙古文精品实用图书进牧户工程是固边工程的子项目,实施两年来已向边境农牧民发放图书100万册。据巴音敖包苏木副苏木达(副乡长)新苏拉雅介绍,今年夏天他们迎来了第一批蒙古文精品图书,有科技、法制、文学、少儿读物共1500本,这批书现正在5个嘎查的蒙古族牧户家中,两个月之后流动到其他牧民家中。
内蒙古自治区是祖国的北大门,边境线长4200多公里,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农牧民和边防官兵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也是思想文化建设的薄弱地区。据统计,内蒙古自2015年启动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固边工程以来,投资3.2亿元,新建数字书屋500个、广播电视户户通5.89万套、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1340套、应急广播控制平台18个、边境旗市区无线发射台站22个,配备数字放映机40台,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18个。固边工程有效保障了边境农牧民文化权益,增强边境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打造出了惠民利民、稳边固边的文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