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林格尔盛乐古城发现58座汉代时期瓮棺葬
08.01.2016 10:06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7日对外披露,日前在和林格尔盛乐古城南城和北城处首次发现了58座汉代时期的瓮棺葬,扩大了瓮棺葬的分布范围。
闻名于世的盛乐古城遗址分为西城、南城、中城、北城四大部分。根据目前对盛乐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盛乐古城周边墓葬及出土的器物来自春秋晚期至辽金元,没有缺环,且自成序列,与盛乐古城的历史沿革相一致。
据了解,考古人员此次挖掘的地点是位于和林格尔盛乐古城的南城和北城。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强介绍说,在南城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瓮棺葬55座,在北城的考古发掘中,共清理出瓮棺葬3座。
李强介绍说,除瓮棺葬外,目前出土的器物种类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骨器、蚌器、钱币以及建筑构件等,种类多、数量大,时代从汉代到唐代。这些是研究盛乐古城历史沿革、文化分期等的直接实物资料。
资料显示,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瓮棺葬的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记者 李爱平)
[责任编辑 李珍 ]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08.01.2016 10:06
故
事
内蒙古总工会启动2018年“北疆工匠”选树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日前启动2018年“北疆工匠内蒙古新闻网
大风!沙尘!大雪!内蒙古的天气突变,未来几天天气是这样的…
原标题:今起3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仍扬沙
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