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少康与市民共话道路交通违法大整治
[秦畅] 各位好,我是秦畅,这里是《市民与社会 市长热线》。今天我们要对话的是上海市副市长白少康,白副市长您好。
[白少康] 您好。
[秦畅] 我有点期待您来对话,为什么你知道吗?因为我们《市民与社会》最近把交通大整治当成是一个系列话题在讨论,讨论一段时间总得有人来接茬,把讨论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无疑您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今天邀请到您,相信听众朋友的电话会非常踊跃,您对听众朋友有什么期待吗?
[白少康] 我也很有期待,交通大整治已经搞了一个多月,我们也希望能够有一个机会,有一个平台和听众朋友进行交流,因为交通大整治是所有出行者都要参与的一项活动。
[秦畅] 这可是涉及到每个人的话题。这些天,有人已经觉得不方便了,觉得开车时候胆战心惊了,有的已经被处罚了,还有人认为交通大整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今天我们会邀请到市民的声音,来和白少康副市长对话。请出我的同事陈凯。
[陈凯] 今天有将近20位阿基米德的网友已经抢沙发了,大家对这个话题关心热度非常高,有很多听众都在关心,整治到了中间的阶段,效果怎么样?和心中的期待符合吗?
[秦畅] 为什么大家会有一个“中间”概念呢?一会可以探讨一下。
[陈凯] 还有听众说,这个话题非常受大家关心,有人说现在听到这个节目的人很多,也希望在手机上,更多的渠道上了解我们的信息。
[秦畅] 请大家看阿基米德、上海发布、东方网,它们都在进行直播。白市长,有一个问题我想问问您,《市民与社会》在讨论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听众朋友对交警反响蛮多,警官来到我们直播间,很多市民说路上有很多违法行为,你们为什么不管啊?这样的问题特别多。这次我们是以严格整治交通当中的违法行为作为一个基准点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考虑这件事情的?站在一个副市长、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的位置上,做这样一次以交通整治为主题的、全市上下共同动员的行动,你们的初衷究竟是什么?
[白少康] 秦畅,你刚才讲的这次大整治的名称非常准确。我们这次叫做“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往通常组织的这一类活动都是叫做交通秩序大整治。
[秦畅] 我真没注意,交通秩序大整治和违法大整治不一样吗?
[白少康] 秩序整治主要是维持,违法行为主要是通过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来立规矩。这次交通大整治提了两句话,叫做“立法律规矩、正尊法风气”。在我们实际当中,大量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以往对这类违法行为执法也不够严,处罚也不够重。所以,这一类违法行为普遍存在,由于这类违法行为的存在,造成交通秩序不好。
[秦畅] 时间一长,大家都不觉得那是什么了。我们上次讨论,乱嗯喇叭、乱停车,听众朋友说这要人性化,这是我的需要,难道是违法吗?如果真查法律法规,真是违法行为。但长时间不去关注,规矩已经被破坏了。
[白少康] 所以,我们这次整治就是从违法行为入手,违法行为里面既有大的违法行为,也有小的违法行为,大的像闯红灯、乱占道,小的比如打手机、不系安全带,但执法过程当中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是违法行为都要纠正。
[白少康] 如果仅仅管了大的违法行为,小的违法行为不管,实际上法律的尊严就受到了影响。而我们真正要解决交通的违法行为,还是要从小处入手,从查处小的违法行为入手,小的不敢为,大的就不敢为了。
[秦畅] 连小的违法行为作为执法部门都这么在意,那大的违法行为将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希望社会形成这样的风气导向,最终形成整个社会风气改变,人们慢慢自律,遵守各种各样的秩序。但是您的想法,对于这么大的城市,对于每天的出行量而言就会变成具体的事情,白市长,我们的听众朋友有很多的感受,他们是怎么触碰这些“微小”的事情。有请4号线的曹先生。
[市民曹先生] 主持人、白市长中午好,今天非常有幸参加这个节目。首先我想关于白市长前面所说的交通整治问题,谈谈我的个人感受。现在我觉得中心城区整治效果非常好。
[秦畅] 是内环线之内吗?
[市民曹先生] 中环以内,整治效果非常明显,包括机动车的车辆的行驶、乱停车现象,现在都看不见了。但是中环以外包括外环以外,效果不尽如人意。有可能区域比较大,还有客观因素,造成机动车,还是比较乱。
[秦畅] 现在就是期望整个辐射面从内环到中环,一直到外环。你们身边的人,经常在议论交通违法整治吗?
[市民曹先生] 对。经常有人会说,只要熬过三、四个月就没什么问题了。
[秦畅] 白市长,这是我们最近讨论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不是就干三、四个月,过了一阵子就没这么大力度了。
[白少康] 非常感谢曹先生。大家可以想一想,说十个路口零违法,交通的违法行为整治一定是全覆盖的,这里面没有重点非重点,没有中心城区和郊区,只要是违法行为,在上海的境内我们都要依法的进行整治,依法进行查处。最近我们整个工作也做了调整,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目前在上海来说是全覆盖的。所以,郊区下一步也要加大整治的力度,也希望郊区近期情况能有一个尽快的改善。
[白少康] 第二个问题,曹先生也问到了是不是三、四个月就结束了,首先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是没有时间界限的,现在仅仅是开始,不存在还有中间阶段,不存在我们搞三、四个月。因为对违法行为,依照法律的规定,有违法、有法就必究。我们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是没有时间界限,任何时候有了违法行为都要依法查处。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也没有时间界限,从现在开始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一抓到底,直到把上海的交通秩序能够抓出好的效果。
[秦畅] 所以这对交警的要求,就是您刚才反复提到,只要眼睛发现的违法行为必将进行纠正和处罚,这是一个长时间、可持续的事情。白市长您提到了一个词“法制思维”,要摒弃突击式、运动式的,听众最怕,一阵风过去,还不如不刮。您希望这次的交通整治,开始了就一直持续下去。
[白少康] 没有结束。
[秦畅] 这一点也可以跟听众朋友探讨一下,这次不光光是交警在行动,而是几十个部门、全社会共治的过程,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怎么进行推进。
[陈凯] 关于持之以恒的问题,网友提出,法的执行不在于重,而在于坚持不懈。也有网友认为,有些地方警察多,秩序就比较好,但是这能可持续吗?
[白少康] 我们这次整治不是搞人海战术,虽然除了交警之外,我们巡警、派出所民警,也到街面参与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而且处罚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权也给相关的警种做了下放,这些警种也有权力处罚交通违法行为。但总的来看,我们不是搞人海战术,如果传统的秩序整治,可能要大量的人在路边,路边停了车赶紧劝你离开。我们这次重在立规矩,整治的是违法行为,凡是违法行为,见违必究、见违必罚。让每个交通出行者依法出行、守法守规,整个城市的交通秩序才会好。所以,我们可以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的。
[秦畅] 它是作为交警的一项日常工作持之以恒,怎么样的严格执法,李先生有一个话题要跟您探讨,刚刚说的都是车的问题,李先生要跟我们说一说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问题。
[市民李先生] 非常感谢白市长,良好交通习惯的培养不是等到开车以后才培养,加大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的培养,让大家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有些警员从内勤出来,在处置违规的时候应加大对交通习惯的培养。
[秦畅] 机动车的管理有行驶证、有驾驶证,能扣分。但对于行人尤其是非机动车的管理,特别难,罚不了钱,即使20、30块,行人和非机动车会感觉到干嘛罚我,我们记者采访的时候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个一视同仁可以做到吗?怎么做?
[白少康] 这次我们通过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大整治,使得我们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在执法过程当中,是没有盲点的,不应该有盲点,是全覆盖的。
[白少康] 交通行为的执法无论是对机动车也好、非机动车也好、行人也好,作为交通的出行者要依法出行。对他们的违法行为毫无疑问要一视同仁,当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在交通管理上是不同的,他们的违法行为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怎么讲,我们要坚持对违法必究,第二个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行人、非机动车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在法律相关的规定下骑好自己的非机动车,穿越马路的时候要遵守交通法规。
[秦畅] 李先生的一句话,有时候尊重路口交警的指挥、管理和处罚,其实就是对法律的一种尊重,也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尽的义务。谢谢李先生的提醒。
[陈凯] 李先生提到对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要一视同仁对待,很多听众都响应这样的观点,有网友说,现在行人走路不按规则的现象非常多。有网友说,去过很多周边的城市,像杭州,右转车一定让行人,这一点行人没有得到必要的尊重。
[白少康] 这个话题很好,我有一个体会,今天我来的路上,在一个十字路口左转的时候,人行横道也在放行,前面有一台车,这台车见到行人之后就停下来,后面车都停了下来,直到行人过了之后,这台车才启动。见到这样的现象,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仿佛到了国外,国外的汽车见了行人之后都是主动的礼让。而我们通常的情况是和行人抢道,这说明我们一个多月的整治、交通法律法规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这台车号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沪BCE263。
[秦畅] 通过空中电波呼唤一下,如果这位听众打来电话,他为什么这样做,是他的习惯呢?还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白少康] 交通大整治以来,我们曝光了不少的违法驾驶员和违法车辆,我们不仅要曝光违法驾驶员和违法车辆,对于遵纪守法、文明行车的驾驶员也要向社会公开的宣传,也要公开的进行表扬和点赞。
[秦畅] 这也是立规矩的一部分。有请邱先生。
[市民邱先生] 白市长好,这次大整治一个多月了,我有几个感觉,一个中心区要比边远区好,有警察比没有警察好,所以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不然没有震慑力。对于非机动车来说,也要增加交通意识,有的自行车、非机动车过马路时逆向行驶的现象很多,也要提高交通文明意识,对于行人来说也要安全的、文明的走路,不要乱穿红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提高行人的文明素质。
[秦畅] 你觉得在启动这件事情的时候,要大家提高意识,意识哪里来呢?宣传、教育、社会动员,提高意识之后还要违法必究,这是孰轻孰重还是齐头并进呢?
[市民邱先生] 我认为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不是说行人穿红灯、乱穿马路就可以,要从小事做起、文明做起,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秦畅] 非常感谢。白市长您觉得哪个更重要,还是左右轮子的关系?
[白少康] 邱先生讲得很有道理,我们对交通的管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其实是一个综合整治,严格执法是重要的手段,宣传教育也是基本的保障。全社会共同参与,包括各个部门的共建共治都构成了整治的内容,这里面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都不能放松,哪个方面都需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
[秦畅] 上个星期我们讨论了学校门口,送孩子人太多了,像康健外国语小学,给每个家长发了宣传书,不要违章、乱变道,如果你真的违法了,你乱变道掉头了,停车时间过长了,会记下,通过班主任就给家长打电话,某某谁的爸爸,因为门口太堵了,你以后不能停这么长时间了。社会共治也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白少康] 除了公安机关的民警上街严格执法之外,同时我们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各个部门,我们都有要求,要管好自己的人,要看好自己的车子,同时做到门前清,包括你们广播电台门口,也要做到。
[白少康] 特别是一些学校,像你说的这所小学,他们的做法就非常好,有些学校也开展了叫做“小手牵大手”,通过学生回去给他父母讲交通法规知识,家长送学生上学,学生不允许家长把车乱停在马路周边。通过方方面面的参与,构成了这次的大整治,所以大整治这一个多月取得成效,也是全社会参与的结果,各个部门大家互相配合的结果。
[秦畅] 在配合当中我们也特别希望听到大家的高招、高见,和白市长讨论。
[陈凯] 现在有很多听众法治意识很强,但有些问题他不太清楚,他提出了疑问。比如说能不能减少一些黄色实线禁停标志,能不能设置的科学一些。说到黄线有很多朋友就说了,经常看见有公安和交警的车在黄实线旁停车,不知道是不是在执行公务。还有看到交警的摩托车闯红灯,不知道是不是在执行公务。
[秦畅] 最近在到处划黄线,究竟哪该划,哪不该划,有没有原则?黄线划多了,可能连公安都停在黄线上,这个问题可能会成为当下的热点。
[白少康] 黄线,最近我们划了一些,总体上不算多,基本的考虑主要是一些道路中心地区、交通繁华的地区、商业比较繁华的地区,加上一些机关、学校周边的地区。这些地区过去由于乱停车的问题造成了交通秩序不好,甚至交通的拥堵,最近划了黄线之后乱停车的问题有了明显的改观,交通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白少康] 接下来随着我们整治的不断深入,交通的标志标识也有一个优化完善的过程。有些地方可能还要继续划黄线,有些地方也会从实际出发,可能实黄线变成虚黄线,都要从交通的实际出发,不断地进行优化完善。
[秦畅] 恩,可以在黄线划的范围内留给了人们上下车的空间。刘先生还想谈黄线的问题,他是一个大巴司机。
[市民刘先生] 白市长好,我是最基层开车的,也看到了很多,现在整治的确从一个月来看,规矩立了很多,但市中心划黄线有些地方我赞成的,包括很多司机在讨论的时候也赞成的,很多等于是划黄线,3、4秒以内都不能停了,一停就等于违法了。我想问一下,黄线,很多地方这个路比如说流量比较少,有时候想停一下,尤其是大巴,是不是可以在中间流量比较小的地方,允许司机师傅好停一下。
[秦畅] 主干道划黄线,周边的支线稍微留一点空气,是吗?
[市民刘先生] 对,有些地方划了黄线,我看不懂,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有一个隔离栏,这里也划了黄线,你不划黄线司机也知道没法停车,一停车就堵车了,这些地方就多此一举了。
[秦畅] 让司机们自己也有一个对道路交通的理解,不同的司机写出一个划黄线的解决方案,是不是可以征集更多的意见,大家进行更多的讨论。
[市民刘先生] 比如说浦东,有很多园区,像金桥园区,我们上下班班车很多,很多单位停不下那么多的班车,我们班车回到单位也不大可能,往往就停在了单位的路上。那条路上车流量并不是很多,但全部划成黄线,比如说我们在漕宝路、金桥再返回停车场,下午再过来,其实也是比较累的。
[市民刘先生] 白市长,上海这么多车,到晚上这么多车停哪儿呢?我到晚上尤其是礼拜天晚上,礼拜一七点要到苏州接人,我停在停车场4点半过去,人家还没有开门,必须礼拜天晚上停到家门口的僻静的路上,第二天早上5点发车出去。以前9点以后警察不贴单子了,现在要等到11点,有时候早上起来一看,晚上半夜2点贴了单子,也没办法。我想,既然治堵,还要疏。
[秦畅] 出租车停车时候也有不方便的地方,能不能增加出租车的扬招点,同时增加一些黄格线,方便临时停车。
[白少康] 这都是很好的建议。我刚才也讲了,随着整治的不断深入,有些标志、标识需要不断地优化,有些没有划的地方还需要划,有些划的不合适也要适当的调整,包括增加一些扬招点,增加黄格线,都是很好的建议。秦畅也讲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还是倡导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及时给我们写信来,这些好的意见建议,我们听取之后有道理的也会及时的采纳。
[秦畅] 各位听众朋友也可以跟我们《市民与社会》联系,我相信划了黄线也不是一劳永逸,也会不断地优化完善。
[白少康] 对,但凡是划了黄线的地方一律不许停车,停了就要依法查处。
[陈凯] 说到黄线的问题,出租车驾驶员朋友非常关心,他说以前专门为出租车吃饭的临停点划了黄线,怎么办?还有司机要方便怎么办?厕所周边都划了黄线,我上个厕所200块就没了。
[秦畅] 各位最好除了宏观的建议,最好把哪个位置也告诉我们,甚至给我们拍张照片,我们也梳理和总结一下提交给相关的部门。有请2号线臧先生。
[市民臧先生] 白市长你好,我发觉这次交通整治以后,我们很多驾驶员认为,这次在行车当中后面行车记录仪的拍摄,交通队可以以此作为执法效果这点非常好。我的一些驾驶员,包括我们的一些兄弟们,我们都是开出租车的,感觉这招出来以后,脖子后面凉嗖嗖的。过去哪里有探头,没探头都很熟,现在不知道哪里就有探头了。前两天有一个兄弟说,新的规定出来之后,我一天不敢随便插队,老老实实开了一天,感觉很难受。
[秦畅] 难受就说明他在调整,在变化,跟以前的习惯做对抗了。
[市民臧先生] 但是他说,我现在车上也装了行车记录仪,有一次他从家里出来,有人插队,他就没让,最后他的车位被人挤掉了,警察过来对他进行处理,他说前面那个车插队的。警察说,我看到你违法了,人家没有违法,罚了他钱。他自己装了行车记录仪,他说以后早上出门这段路,我就是志愿者,谁在我前面插队,我就拍下来交给交通警察。
[秦畅] 行车记录仪普通市民拍的,可以上传到公共平台作为执法的依据。有臧师傅说的效果吗?
[白少康] 效果非常明显。我想这个问题作为第二个问题。刚才臧先生提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他说他有一个朋友,老老实实开了一天车觉得很难受。目前这种心理状态是对的,因为我们习惯了不守法,习惯了自由行走,现在要按规矩行走,一定有不舒服的过程。但是随着我们整治之后,大家都守了规矩,大家都觉得经过这个难受期之后,按照规矩走会觉得更加舒服。
[白少康] 实际是一种心态的变化,过去不守法,大家可以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这也是造成交通秩序不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现在我们要守法,其实我们都面临一个心态的调整,也就是说,这个城市的交通路和车的矛盾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将来这个车要跑很高的速度,在这个城市里面,是不大可能,我们就要适应慢交通,但是慢交通是要按规矩走,大家都慢交通路就堵不了。
[白少康] 最近大家可以感觉到,高架路畅通了很多,畅通的原因是和纠正违法行为有关。过去很多人乱变道、乱占道,造成小的事故,使高架路拥堵。最近大家都守法了、守规矩了,虽然心里不那么舒服了,但高架上通畅了很多。
[秦畅] 您刚才讲了一点,不仅是心态,还要跟过去的行为习惯做斗争,以前习惯了这么开,现在要调整,不加塞,不乱停车,这对每个市民来说都要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白少康] 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规则行车,其实我们平均的速度是会提高的,可能感觉上会慢一些,但平均速度一定会提高,因为堵不死了。
[秦畅] 我特别期待,再过21天,人们不是说好习惯养成21天,之后我再随访一下你那朋友还难受吗?还有警力不足,你有办法解决?
[市民臧先生] 现在警力也蛮紧张的,但既然是互联网思维,能不能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包括现在的道路有很多的探头,是不是可以把这些探头也作为今后违法的处理手段,警察定期打开探头,哪些车违法了,车牌号可以清清楚楚看出来,再进行处罚。让驾驶员感觉到头顶上有一张网,这样交通包括我自己出门开车会感觉更好一些。我前两天去医院看病,看到有人开电动车在人行道上行驶,在黄浦区,警察拦下来了,要罚20块,不肯罚,就带进了黄浦分局。现在真的是处罚,过去对行人、非机动车处罚的比较少。
[秦畅] 谢谢臧师傅,如果万一警力不够就利用探头,本来探头就有啊。
[白少康] 之前有不少朋友反复在问,你们能长久吗?刚才我说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另一方面,要做到常态、长效的交通秩序的良好,还是要依靠科技手段,因为警力总是有限的,而且警力也不可能24小时都在街上的。所以,科技手段,刚才提到的,行车记录仪,我们对外公布了一个平台,行车记录仪的记录可以直接发到这个平台上,这么几天时间已经接到1000多条线索,查实了100多条,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白少康] 实践证明,是一个有效的办法。通过科技手段发动广大群众举报,这是我们发现违法行为一个重要的途径。不仅仅是行车记录仪,目前还正在开发手机软件,接下来手机视频也好、照片也好,都要争取群众发现之后,拍下来发到平台上。这样使交通违法行为,随时随地可以被群众发现,被科技手段发现,然后及时进行查处。警力是有限的,科技手段是无限的。
[陈凯] 有听众也提到了高科技的问题,我天天接送孩子,学校门前的交通可以弄一个APP,接受社会的监督。也有听众说,现在汽车上有很多安全的配置,比如说不系安全带会报警,但有不少人用安全带插片,所以遵纪守法还是要靠自觉。
[白少康] 过去我们主要靠人力、靠交警发现违法行为纠正、处罚违法行为,科技手段发展为解放警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目前正在建设新增加的18000套电子警察,上了之后就等于全市增加了18000名交警,而且比现在的交警坚守的时间要长,全天候24小时。
[白少康] 同时也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最近我们研发了一款新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对十字路口违法行为实时抓拍,自动形成有效证据。我们试了三天,一个路口发现了1000多起违法行为,其中符合证据条件的有200多起,证明这个大数据软件是非常有效的,接下来继续完善之后,慢慢逐渐推广起来。将来行车记录仪、手机包括大数据软件,就构成一张发现交通违法行为的科技网,这就是“天网”。
[秦畅] 在公共管理当中交通是最适合应用大数据的行业,以前我们虽然有电子警察,但还需要人力翻看录像带就造成了极大的人力成本投入。如果有数据随时的挑选,效率就会大大提高,1.8万套的电子警察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也是高科技助力今天的交通管理的成果。
[白少康] 正如那位先生说的,觉得脖子后面冷飕飕的,只要不守法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不论什么时间,都会觉得冷飕飕的。
[秦畅] 最后可能不是为了处罚,而是监控给大家自我提醒的约束力,我觉得冷飕飕的时候就不违法了。
[白少康] 目的还是从根本上讲希望大家都能够自觉守法。一个多月来的整治情况来看,上海市民的法治素养是好的,市民的素质也是好的,绝大部分驾驶人员都已经能够遵纪守法。
[秦畅] 我们看看公交车专用道最近的情况,发现明显大幅度的好转,也希望已经开始好起来的交通秩序能够长久的维系下去,成为每个公民的习惯,成为城市的文化品质。
[秦畅] 白市长,2016的市长热线新增加了一个小栏目叫做“如果我是市长”,市民经常调侃说我又当不了市长,你让我当市长。没有关系,如果我是市长,我坐在这个位置上,我想怎么解决现在的这些问题。这个问题没准能给白市长启发,而白市长跟我们说你怎么做市长的时候,我们市民就了解了,一个事情的处理、解决什么样的流程和程序,我们对市长的公务活动有了更加的了解,今天的“如果我是市长”出了一个什么题呢?
[秦畅] 这次《市民与社会》做交通违法大整治讨论的时候,很多听众说,难道我们就不能罚他倾家荡产,罚到他再也不敢吗?我说如果你是市长,你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有一位小朱先生发了帖子,我们请他进直播间。
[听众小朱先生] 白市长你好。如果我作为一个市长,我肯定要不打招呼的去现场了解一下一线民警的意见,看看他们在执法当中是不是会遇到什么困难,听听他们对处罚太轻的提议,他们是怎么想的,再听一听附近市民的意见。
[秦畅] 你第一个是听一线的交警的意见。
[听众小朱先生] 对,最直接的听到一线民警的声音,通过他们了解平时的问题。还有我的想法,因为交通大整治已经很久了,已经有段时间了,对这些违法行为一定要能够有上限的,要上限处罚。
[秦畅] 你会直接下命令吗?各位,你们的处罚都是上限。
[听众小朱先生] 既然已经整治那么久了,你还在违法,你主观上就有故意的嫌疑。还有一个,如果对同样多次违法的驾驶员,给一个处罚,比如说本来罚200元,现在罚400元。
[秦畅] 你要累进制了,你同样错误犯了三次、五次,就要累进制。
[听众小朱先生] 还就就是加入诚信记录,加大处罚力度,让他知道,我们就是以最严厉的手段来解决交通上的问题,让他不敢违法,我想一定能把交通整治好。
[秦畅] 我发现你一步、两步,不过后面听下来,都是你直接行使市长权力了,要求你上限,要求进入诚信记录。白市长您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白少康] 我得依法行政。朱先生刚才讲的第一条很好,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掌握一线的情况、掌握一手的资料。所以,你采取的第一个办法是不打招呼直奔基层、听取一线交警的意见,这是很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的做法。我们领导干部都应该是这样的,而且我们确实在前期,准备大整治过程当中,大量的时间我们是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你的想法和我们的做法也是一致的。
[白少康] 第二个,你提到了上限处罚、多次违法、加倍处罚。总的前提,第一要依法办事,能不能上限处罚,能不能加倍处罚,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办。但是在法律的框架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下,我们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从严的处罚,这个思路目前也是这么做的。
[秦畅] 就是他说的,对着法律看,是上限的就上限。累进制,能不能纳入诚信体系,可能就管不了。
[白少康] 处罚不简单是数额大小的问题,最主要是对被处罚人是一个法治教育,要教育你哪些行为可以为、哪些行为不能为。接下来不仅是单纯的处罚,在整治过程中,还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相关联,对于办理居住证的人,我们也正在研究交通违法行为和居住证办理相关联的一些措施。所以这些关联之后,交通违法行为的成本就会大大的提升。
[秦畅] 我们在做一档讨论的时候有一位网友提出一个观点,有时候你给他添麻烦,包括在用车的时候,用车不是那么方便了,就会减少用车。另外,交警处罚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添麻烦,就不敢干了。可能现在的交通整治、见违必究的处理,就让你觉得我不能这么干。接下来微博社区和阿基米德社区朋友还有他们的意见。
[陈凯] 给违法驾驶员添一些麻烦,让他们不敢干。有听众说,我想给驾驶员添一个大麻烦,对于不文明行为要钓鱼执法,让他们都变成惊弓之鸟。还有听众强调,要重罚,上海有没有可能增加一些违章的成本,一个单子500、1000。
[秦畅] 我们的微博社区,听众朋友来了很多很细小的建议,白市长,今天节目上很难一一地陈说,包括哪些车道需要单行道改双行道,哪些标志要完善等等,我们接到数条类似的意见,这也是你们期待的吧?
[白少康] 这都是很好的意见建议,今天节目当中来不及一一回答了,但这些好的意见建议都会转到交警总队,由交警总队认真研究,合理的一定会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
[秦畅] 很多听众对机动车、助动车的违法行为说了很多,有请邱先生。
[听众邱先生] 白市长你好,我是一个出租车驾驶员,我看到这次整治成效非常好,有很多驾驶员的习惯都有所改变。对于好的驾驶员来说,影响不大,包括我自己,也感觉没有多大影响,而且道路顺畅了。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警察在处理违法行为投入了很多的警力,我希望将来轿车从厂里出来就要有连接互联网的装置,让每个驾驶员上了车以后,通过一个手段才可以启动这辆车,利用他实名制的手机和车辆进行匹配。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如说你的驾照过期了,或者有各种情况不能驾驶了,你就不能启动这个车辆了。
[秦畅] 国外的大巴司机超过一定的工作时间段,车就打不着火了。
[听众邱先生] 你上了路之后,所有的车辆都进入了大数据的网络,你在路上,比如说这个路况如何,系统会自动地提醒你。
[白少康] 邱先生很有创意,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邱先生的很多想法将来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秦畅] 今天听着脑洞大开,明天可能就有技术解决了。现在有些科技迷,没准有玩各种时尚科技的人,有的时候渠道要打得足够开,不同视角、不同领域的人都会把他们的奇思妙想输送进来。
[陈凯] 有听众说,车载有违章记录仪,可以识别智能红绿灯、特殊路况,减少违章。
[秦畅] 欢迎大家继续加入到我们的讨论和对话,有请5号线的沈先生。
[市民沈先生] 你好主持人,白市长你好,我最近在关注交通大整治,我虽然不开车,但是我骑车,也行路。
[秦畅] 你观察下来有什么变化?
[市民沈先生] 比过去交通秩序有改善。
[秦畅] 哪里有不足?
[市民沈先生] 比如说一旦绿灯放行,一旦有些地方比较模糊的地带,比如说这里既可以人又可以车,或者这个时段警察不太容易怎么样,无论是行人还是驾驶者,好像抓住了“机遇”,可以理解他们这样的心理,但从秦畅,白市长的交流当中,我也体会到了,希望通过这次整治使交通更加通畅。警察的执法是权力的落实。作为一个市民或者百姓,权力的获得是通过守法达到的。如果你没有守法,你可能将失去某项权力。
[市民沈先生] 不要老说让市民倾家荡产,让他失去某些权力,也足以使他不敢轻易的不守法。我们普通百姓也不必腰缠万贯,我们遵纪守法照样可以享受社会给予的各项权力。过去几十年提到交通秩序是标本兼治,我的印象,治标是表面的管理,治本是道路建设。随着几十年的大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有限了,长远还是靠制度、靠市民的遵守,特别是靠每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做到自律,这才是长远的。
[秦畅] 你想来想去,最终真正解决上海城市交通秩序是靠自律。
[市民沈先生] 包括我自己,以前可能“插队”一下,但有时候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有朋友在开车的,我有事找他不那么着急,不轻易打他的手机。还有一句话就是,我们说的很多智能、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在享受记录的时候,你也有可能被记录。
[秦畅] 这就是不同的人,他不是技术派,他是一个自我,从个人的修为角度的进步来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空间就完全不一样了。
[白少康] 沈先生讲得很有道理,我们的交通最终的好是要靠每个交通出行者的自律,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说到底也就是对整个社会来说,是这座城市的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成效。
[秦畅] 所以,技术还是从你不够做得好,我要外部监督你,如果都像沈先生这样有一个自省,我某些行为是不是够好,我可以自我修改完善一下。我是不是能够在朋友开车的时候不打他的电话,用个人行为的调整和完善做到这一点,特别谢谢沈先生。
[陈凯] 刚才提到对于违法者的处罚,你应该罚在他的痛点上。有听众说,交通违法多数是为了赶时间,为了快,能不能在他违法之后就占用他们的时间,比如说协助交通警察进行执法一天。
[秦畅] 还有听众朋友问,这次交通违法大整治到什么时候吗?估计是刚刚打开收音机的听众朋友,这就是我们的习惯思维,总觉得整治是有阶段性的,整治是一个运动式的,还要告诉大家一次,只有开始。
[白少康] 现在是开始,没有结束。交通的整治永远要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城市的交通秩序良好之后,我们也要坚持依法管理。
[秦畅] 依法管理、严格执法、违法必究,这应该是交通违法管理的一个常态。有请张先生。
[市民张先生] 白副市长你好,我想谈一下我个人的两个观点,我一直在嘉定开车,我说你们嘉定城区的驾驶员开车,右拐或者左拐都不让直行的,就不怕撞上去吗?这就是一个交通行为的问题,像这样的交通行为绝对要严打。还有就是嗯喇叭,有行人走在马路当中,你怎么不摁喇叭。如果一个行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尊重,凭什么让我驾驶员尊重你呢?有很多年轻人边开车边玩游戏,你说你要撞到别人怎么办?
[白少康] 我们行人现在有很多低头族,前两天还有报道说有低头族走到河里,失足溺水身亡。现在马路上有很多低头族是非常危险,也是违法行为,对这种违法行为也要纠正。但是作为汽车驾驶员来说,机动车的驾驶员也要依法行驶,见到行人尤其是见到这些人,也要主动的发现,主动的避让,对双方来说都要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出行。
[秦畅] 张先生用了这样一个字,叫做“作出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变成改不掉的陋习就麻烦了。
[白少康] 这其实是一个法治意识问题。过去我们不认为出门走路和法律有关系,实际上每个交通出行者包括机动车也好、非机动车也好,行人也好,都要按照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要求出行。如果大家都不按法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带来秩序混乱,很有可能带来安全的问题。
[秦畅] 这才是危及生命安全,这才是一个城市管理最要针对的。你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但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值得被保护和尊重的。有时候违法处罚也是一种保护。有请龚先生。
[市民龚先生] 白副市长你好,我也开车,一天10多个小时都在开车。
[市民龚先生] 这几天交通违法大整治我比较拥护,但拥护之下并没有看到早晚高峰交通有所好转,车辆还是很有拥堵,车流也很高,这可能跟上海本身的车辆保有量有关。但我经常走的一条道就是内环线高架路往南浦大桥方向,这里有一段是直线,很长一段直线,有很多车着急,就在直线拐过来变过去,违法率相当的高。所以,导致后面的车辆不停的刹车、避让,无形之中就造成了很大的拥堵。所以,我觉得素养还需要提高。
[市民龚先生] 包括科目一以前学交规,以前有老师教的,大家需要听课,现在手机APP自己听课,就可以去考了。省略了一个环节,但面对面的教和网上学有一定的差别,老师会把一些经验告诉你,一些交通标志告诉你。
[秦畅] 甚至告诉你频繁变道不仅容易引发小的交通事故,还让道路通行效率大大降低。
[市民龚先生] 下了高架之后又看到川流不息的人,他们胆子很大,觉得你车不敢碰我。可我买的保险为什么要为你的违法行为买单呢?大家都是交通行为参与人,你违法了,就应该承担法律的后果,而不是我来为你的违法而买单,不应该是我来做的,大家是平等的。
[秦畅] 怎么样让开车的、走路的、骑车的都能够意识到我应该成为一个尊法者。龚先生已经在想办法了。
[市民龚先生] 刚才有一个小栏目“今天我是市长”,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是针对驾车人的,驾车人可以设立一个记分制度,一个自然年内会清零,现在记满,必须要参加安全学习三次才可以清零,这样让你认真加强教育,同时这一年里是没有办法开车的,将行驶证收掉。
[秦畅] 非常感谢你。白市长,这么多听众朋友在今天节目当中汇聚形成了一种共识,交通违法行为要得到纠正,违法必究、违法必严要形成长效的机制,结合这么多的听众意见,接下来你们还有什么样的做法和想法,能够真正成为改变大家固有、原有习惯巨大的推动力。
[白少康] 今天听了大家所谈的这些意见、建议,我个人还是很受鼓舞的,我感到我们的市民群众对交通大整治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的。这也坚定了继续做好交通大整治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实践,交通大整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据统计截至到目前,已经处罚10类违法行为将近260多万起,同比增加了2.6倍以上,数额相当大。
[白少康] 整治之前上海每天的平均处罚量在1万多起,现在到了每天在10多万起。通过数字就可以看出来最近一段时间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的力度是到位的。大家所关心的、关注的实际上还是看这个大整治能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因为以往类似的活动多了,往往是一阵风就过去了,这次我们所有从事大整治的同志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或者说一个共识,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整治坚定了我们长期做好交通管理的信心和决心。
[白少康] 这一个月的时间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我们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把对违法行为的严肃查处、严格执法作为一种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把它一直坚持下去。我想今天能管好,将来一定能管好。
[秦畅] 这么有信心。今天能管好,将来一定能管好。
[白少康] 今天怎么做的,我们持之以恒就这么做,我想通过对违法行为的严格执法,立起来我们法律的规矩,我们的交通秩序会越来越好。当然管好交通仅仅靠公安机关的严格执法还是不够的,也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也需要各个部门的支持,也就是要共建共治,特别是在这次的交通大整治过程中,我们的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特别是广大的记者朋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家和公安民警并肩作战、连续奋斗,战斗在整治工作的一线,基本上有交警执法就可以看到媒体的记者。
[白少康] 这次交通整治能取得这么大的成效,和我们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以往我们讲宣传都是配合、支持,这次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宣传不仅仅是配合支持,宣传本身就是整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宣传也是战斗力。所以接下来交通的整治要常态化、长效化,除了公安机关的严格执法,全社会的参与,我也特别希望我们的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能够继续的做好交通管理的宣传、交通整治的宣传,这样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态势。我相信上海的交通秩序一定会越来越好。
[秦畅] 您刚才说到的所有的媒体人的参与,还有我们做这样节目的时候这么多的市民,不仅仅是提意见,更多的是想点子,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动员。让社会上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意识到这事跟我有关系,而且这个事跟我的关系大到影响到每个出行者的基本方便与否、安全与否,都有这样的高度共识,慢慢通过外在的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就会形成往良性习惯养成的过程。
[秦畅]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这个过程已经扭转了,特别是臧师傅说的,背后不那么舒服了,但这是好消息,我们必须要改变了,不对的要变,从交警方面优化交通设施、交通管理,加大整治的执法力度。从个体的角度来说,这么多的市民让我很感动,自律也很重要,自己做好也很重要。这是交通整治未来像市长所说的,今天能行,未来也能行的最重要的基础。节目最后,把我们节目当中各种各样的留言一定梳理下来转达给交警管理部门,让未来的管理更加有实效。
[白少康] 也希望广大群众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直接和交警管理部门联系。
[秦畅] 恩,谢谢白市长,谢谢大家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