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建立起“五层级过滤式”医疗救助体系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机制,探索建立起特色的“五层级过滤式”医疗救助体系,初步实现了医疗救助制度内容的完善和创新,形成了层层各有侧重、层层相衔接,困难群众负担逐层递减、民政救助效能逐层递增的良好运行机制。
第一层救助:按定额分类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农牧区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完成普惠型医疗保障报销。2013—2015年累计资助救助对象21万人,缴纳参合参保资金2258万元。
第二层救助:按比例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完成依靠保险接续赔付和定额意外伤害、死亡赔付。2013—2015年累计资助救助对象参保20万人,缴纳保费2408万元,赔付件数15107件,赔付资金3355万元。
第三层救助:日常医疗救助,将住院救助和大病救助均纳入按比例的救助范围,在封顶线内接续基本医疗保障报销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理赔后余额,按不低于70%的比例实施救助。2013—2015年累计救助4.3万人,支出资金9548万元,其中住院救助3.3万人,发放资金9548万元,门诊救助1万人,发放资金11010万元。
第四层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救助对象延伸到低收入困难群众,指因患23种重特大疾病产生费用较大,虽经前三层医疗救助过滤后剩余个人负担费用数额仍然较大的,通过大病救助“爱心工程”基金再次给予50%—80%的救助。2013—2015年累计救助2331人,发放资金3683万元。
第五层救助:实施临时救助,即托底性救助制度,一是对前四次救助后仍然无法确保基本的生活维系的困难群众,采取定额即时救助。二是对医疗急难居民实施临时性救助制度,即针对突发性紧急性并直接造成生存危机或引发冲击道德底线问题的重大医疗困难群众,经卫生部门重大疾病基金支持后仍存困难的,采取定额即时救助。
(包宇宁)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