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勤做客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森工集团董事长、森工集团(林管局)党委书记张学勤做客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栏目,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提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有新作为。
张学勤说,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的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树立新观念、用好新机遇、展现新作为。今年是林业改革的关键之年,又是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第一年,林区将结束60多年的采伐历史,真正由“砍树”转向“看树”,发展方式也面临着重大转变。适应新常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要树立生态保护是第一使命的新观念,用生态文明新理念来指导生态保护和建设。抓住生态需求日益增多的新机遇,顺应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系统、生态产业的期盼,发展绿色经济,打造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绿色品牌。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生态绿色产业,以此展示新作为,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
张学勤说,去年8月《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研究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展国有林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今年2月,汪洋副总理在林区考察调研时强调,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必须做到“四个必须坚持”,守住“三个底线”,为来林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具备了先行先试的条件和基础:一是生态保护建设成效走在了国有林区前列,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强。二是林区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林区各级干部职工求改革、盼发展的共识合力已经形成,深化改革的心理氛围更加浓厚。三是形成了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要职能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和有序的管理模式、制度体系,为深化改革奠定了组织保障。
张学勤表示,按照国家、自治区总体部署,结合林区实际先行先试,林区已经形成了深化改革的初步方案,总体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率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基本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完善的生态主导型经济体系、公平普惠的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 在生态建设方面, 到2023年第十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时,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森林面积达到83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达到11亿立方米,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生态保护建设能力显著提高,生态基础设施改善、灾害防控手段增强,形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点保护集群,生态示范作用明显。 在体制改革方面: 建立与生态保护建设相适应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明晰林区自然资源资产的权属,构建精干高效的国有自然资源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统一健全的资源管理行政执法体系。 在经济转型方面, 依托良好的生态系统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培育种苗绿化、生态旅游、林下资源开发、清洁能源、木材进出口加工等生态主导型新兴产业体系,形成要素合理流动配置、就业带动能力强、产权多元、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格局。 在民生改善方面, 到2015年林区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4万元,到2020年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属地平工资标准;全面改善林区交通、供电、通讯、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林区棚户区改造任务,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整体改善;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