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火 当日灭”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春防期结束后,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相继发生多起夏季雷击森林火灾。防火形势之严峻、突发火情之多、连续扑火时间跨度之长、调动扑火队伍之频繁,在林区扑火历史上非常罕见。
值得肯定的是,截至7月17日,林区共扑灭夏季雷击火灾35起,实现“当日火、当日灭、损失小、零伤亡”,从发现火情到实现合围平均用时15小时20分钟,从切入火场到实现合围平均用时7小时30分钟,创造了在偏远无路、扑救困难、火情连续爆发的原始林区实现快速灭火的成功战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多次作出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林业作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体,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也承担着更加重大的任务。尤其是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有林区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将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确定为国有林区的基本职能。
林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承接主体,始终把生态保护和建设当作第一使命,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工作中不遗余力,此次扑救夏季雷击森林火灾实现“当日火、当日灭、损失小、零伤亡”就是最好的证明。
森工集团(林管局)森防指高度重视、科学指挥,一系列超常规举措为实现“当日火、当日灭、损失小、零伤亡”提供了坚强保障。为了积极应对夏季极端天气,科学及时有效地扑灭森林火灾,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森工集团(林管局)森防指成立了林区夏季森林防火前线扑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林区夏季森林防火事宜。设定了夏防戒严期,像抓春防一样抓夏防,自上而下制定了扑救夏季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时刻处于临战状态,高度戒备、警钟长鸣。
实现“当日火、当日灭、损失小、零伤亡”,也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扑火救灾中,森警官兵作风过硬、敢打敢拼;林区专业扑火队伍顾全大局、勇于担当;各联动作战单位服从指挥,火速驰援;广大森林公安干警不畏艰辛,快速侦破火案;航空护林站准确观察火场,科学运送兵力和给养,实施吊桶灭火作业,充分发挥了空中优势。正是他们在扑救救灾中表现出的可贵精神,为扑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集聚了更强大的正能量。
虽然发生雷击火是自然现象,无法控制,但是林区做到了一旦发生火情,迅速出动,快速科学施救,做到了打早打小打了,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