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志愿者刘雷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通辽,不断创造和上演爱心接力,书写着大爱之城的奇迹。5月26日上午,历时一个星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刘雷最终顺利完成了捐献,成功为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当日上午9时许,刚刚走下飞机的刘雷神清气爽。由通辽市红十字会、科左中旗政府、科左中旗红十字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的欢迎仪式简短而温情,面对大家的问候和敬意,刘雷显得有几分腼腆。29岁的刘雷是科左中旗公安局保康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在2014年冬季单位组织参加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报名现场,刘雷毫不犹豫留下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不过,加入骨髓库,并不等于捐献。要知道,目前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为几万至十几万分之一不等,每一位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都将面临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漫长等待期,刘雷也不例外。两个月前,科左中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初配成功的消息告诉了他,并再次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愿意捐献。
得知这一消息后,刘雷非常开心,觉得自己能以再生的身体资源去拯救他人的生命,感到非常幸运,他当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只是做了一件平凡的事。”谈起此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刘雷说,能救助他人的生命,他感到无比的开心。他希望符合捐献条件的志愿者们都能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列,参与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中来,用实际行动去挽救更多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据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利用专业设备对捐献者血液中造血干细胞进行采集,采集后人体骨髓会加速生成造血干细胞,通过其很强的再生、分化和发育功能,在1-2周内能够使机体血细胞恢复原来水平,不会损害捐献者自身的造血功能。
通辽市红十字会赈灾救灾中心副主任林凡表示,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仅是一个人的爱心行动,也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年轻人社会担当意识明显增强。为了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希望,通辽青年志愿者们一直在努力,用爱点燃每一个生命延续的渴望。目前,全市报名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达3840多人,每年大约1000人报名,刘雷是我市第五例成功捐献者,也是自治区第48例成功捐献者。(文图/记者康桂君)
[责任编辑 吴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