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东八号

24.02.2016  09:42

  “啊呀,你说社保局,那可起大作用啦。打了3眼井,拉了高压电,我们所有的农田都能浇上水啦!”2月21日,记者采访了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东八号行政村小曹年洼自然村的老村长邢元平。

  54岁的邢元平当了17年村长。据他介绍,2014年6月13日,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的扶贫工作队来到东八号村,设立了扶贫办公室,完善了办公设施,建立了一系列扶贫规章制度,还确定了扶贫项目,选派了一名年轻党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

  东八号村是我区70个贫困行政村之一,是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的定点帮扶村。东八号村辖9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180人,常住户431户,常住人口1560人,有贫困家庭168户,贫困人口468人,占常住人口的31.2%。村子里没有学校,没有幼儿园,年轻的农民们大都陪着孩子到旗政府所在地上幼儿园和中小学,只有农忙时才回村。村里没有卫生院,部分道路处于低洼处或河槽段,每当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无法通行。

  据驻村干部贾升惠介绍,那里的村民居住条件差、卫生条件差。

  “其实,我们村的土壤挺好,要是水、肥跟得上,那劲儿可大啦,一亩山药最低也能产七八千斤,像去年的行情,每亩最低也能收四五千元。”

  小曹年洼是东八号行政村的自然村之一。全村农业人口150人,户籍人口180人,共有2000多亩农耕地。老村长说,几十年来,村民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曾有过一口机井,由于年久失修、水位下降等原因,也废弃了。

  打井是首要的扶贫项目。2014年底,经过精准调研、多方筹资、迅速的行动,分布在小曹年洼村集中连片农田地段的3眼农机井顺利出水,3口井每小时的出水量可达200余吨,满足了全村土地的用水需求。

  2015年,为了确保小曹年洼自然村农业用电的稳定性,自治区社保局协调解决供电问题。目前,已架设电线杆50根、高低电压线3000米,安装变压器1台,并对村里原有的1眼废弃井进行了维修改造,配置了电源、水泵,此举不仅让小曹年洼村的机井数量增加到了4眼,还节约扶贫资金20余万元。为了解决春播期间农民们的燃眉之急,扶贫队为小曹年洼自然村争取到农资贷款80多万元。

  据贾升惠介绍,自结对帮扶东八号行政村一年半以来,自治区社保局还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协助改造危房42户,新建水泥路4条5.5公里,拆除破房烂屋117户,整治改造凉房125户,院墙200户。

  现如今的东八号村变得干净整洁了,农业种植也不再单一,夏天一到,葵花、土豆、小麦、油菜籽、玉米等农作物长势旺盛,绿油油、黄灿灿,色彩斑斓。农民们也变得积极、乐观、更有信心了,新建的文化大院里热热闹闹,读书看报的,下棋健身的,一派新农村的气象。(记者 刘浩)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