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30.12.2014  11:18

[ 导读 ]2014年10月30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刘月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全民共享、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基本思路,以设施普及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多元化、活动品牌化为抓手,市、旗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持续推进,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服务内容、服务机制、服务水平。

一、强化基础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在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列为各旗县区领导班子年度实绩考核内容。二是加大财政投入。2013年至今,市级财政对公益文化事业投入资金4263.9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5亿元,各旗县区对公益文化事业投入资金共计3766.9万元。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目前全市文化单位共有职工15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28.1%。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中,高学历人员、35岁以下人员比例不断提高。四是深化改革。完成了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三局合一”、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等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文化资源整合、产品供给、运营管理、监管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加强。

二、完善设施网络建设

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以市馆为龙头、旗县区馆为重点、乡镇文化站为枢纽、村社区文化室为前沿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公共文化场馆总面积达到4.9万平方米,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5%和97.5%。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创建国家标准场馆。目前,我市九个旗县区都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其中国家二级馆2个,国家三级馆2个。市群艺馆8000㎡新馆正在建设中,建筑面积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原内蒙古博物馆旧馆即将作为市博物馆启用,力争年内正式对外开放;玉泉区2500㎡的文化馆已投入使用,图书馆也已完成主体建设;赛罕区建设了15000㎡的文化服务中心,现已封顶。土左旗新建了6000㎡和5000㎡的图书馆、文化馆,2015年投入使用;托县新建了2000㎡的图书馆和文化馆;和林县新建5500㎡的新图书馆,预计2016年完工;清水河县3300㎡的新图书馆和文化馆正在建设中。二是发展数据信息化,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市图书馆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彩云工程”)工作进度,正在组建信息化数据库,馆藏图书的数据信息不断充实;市级和9个旗县区均依托本级图书馆建设文化资源共享工程,62个乡镇全部建成数字化服务点。市博物馆正在进行数字展厅和碑刻长廊建设,展陈内容更加丰富。三是健全基层文化服务网,确保实现全覆盖。市四区28个街道办事处、193个行政村(社区)均设有文化站和文化室,并配有专(兼)职人员。全市共建成1004个农家(草原)书屋、426个村级文化室。62个乡镇(区域服务中心)完成了300㎡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市图书馆在老缸房、仁和、党委、苁蓉、富丽等5个社区、2所小学和给水团、少管所设立了流动图书服务点;市群艺馆在市区10个广场设立了文艺辅导点,在居民社区和公园内设立了流动文艺辅导点,并对22个已经挂牌的业余文艺团体进行艺术专业辅导。四是拓展文化服务内容,加快推进社区影院试点工作。我市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城市,率先启动社区影院公益项目,近期将建成30个社区影院。影院采用国家认证的二级影院标准设备,片源紧贴国内院线首轮档期,下线后1周即可放映。五是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实施“十个全覆盖”中的文化工程。今明两年,在市区将新建10个小型文体综合馆,其中3个主体已完工,另外2个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设计。今年将完成350个行政村的文化室建设任务。广播电视通讯全覆盖“户户通”工程第一阶段已完成95612户建设任务,今年将完成28000套建设任务;“村村响”工程正在完善技术方案,今年争取进行试点建设。自治区“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已在我市5个旗县政府所在地实施。六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赛罕区乃莫板村和盛文化大院、托县五申镇润德堂书画院、和林县武文胜文化大院均获得“全区十佳文化户”称号。

三、加强文化惠民活力

一是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了“文化惠民进社区”、“送戏百场下乡”、“农村电影万场放映”、“百人百组万人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其中,“文化惠民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年均开展240场,直接参与群众超过20万人次,2012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奖”,2013年荣获“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项目奖”。2013年“送戏百场下乡”活动为群众演出256场,“农村电影万场放映”活动为群众送电影12308场,保证了“每个行政村每月平均看一场电影”的目标,同时配合宣传和节庆活动需要,年均组织公益放映1000场以上。二是广泛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每周为公众服务48小时以上。市县两级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20万人次,组织流动图书下基层6万册次。市、旗县两级群艺馆年均组织活动300余场,覆盖人群超过百万人次。市民族美术馆年均组织展出活动25次,接纳观展群众超过万人。市书画院年均组织笔会、讲座30场。此外,2013年我市启动了“文化惠民一卡通”工作,向低保户发放首批1000张一卡通,持卡市民可以免费看展览、看电影、游览景区。三是精心组织节庆文化活动。“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按照循环进行的思路,一年一个主题,成功举办了4届。“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着重体现“民俗文化”特色,获得文化部“群星奖”。各旗县区充分发挥地区文化优势,组织举办“长城文化节”、“莜面文化节”等各类文化活动,将不同文化元素挖掘整合,融入活动内容当中,形成了市区联动、城乡互动、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四是努力打造精品力作。近年来,我市推出了一批艺术精品,民族演艺集团排演的大型民族舞台剧《马可·波罗传奇》受到各界观众一致好评,目前正在美国演出。大型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获文化部“文华剧目奖”、“文华优秀表演奖”。群舞《戈壁沙丘》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作品金奖”;《遥远的图腾》、《姥姥的身影》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十佳作品奖”、内蒙古“萨日娜奖”;市艺校排演的舞蹈《父亲的江嘎》在全国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中获得“少儿组一等奖”。

四、增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提升园区档次。进一步完善玉泉区“大召区块文化产业群落”的功能布局,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推进园区建设。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园即将交付使用;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北区)博物馆主体已完工;“内蒙古国际文化产业新城”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蒙亮文化演艺广场、敕勒川(哈素海)草原文化旅游体验区、内蒙古阴山边塞文化产业园、内蒙古奥威马文化产业园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三是扶持产业发展。2013年,申请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900万元,用于推动舞蹈剧《马可·波罗传奇》、数字电影《遥远的阿拉坦杭盖》、网络音乐平台《天堂草原》、敕勒川(哈素海)草原文化旅游、苏鲁锭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区五个项目发展。

五、强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在文物保护方面,2012年至今,我市申报文物保护项目56项,国家自治区支助专项经费7849万元。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级大遗址保护项目进入国家文物保护“十二五”规划范围,正在分步实施各项保护工程;丰州城国家级大遗址保护项目正在积极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批复。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昭君博物院、公主府、白塔、财神庙(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文物保护环境,正在抓紧实施清水河明长城遗址、将军衙署、乌素图召古建筑群保护性修缮项目。在博物馆工作方面,目前全市共建成9家国有博物馆,22家民办博物馆,3家行业博物馆,杨鲁安藏珍馆于今年7月18日免费对外开放。在“非遗”保护方面,我市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自治区级31项,市级53项。评审确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4人,其中入选国家级传承人4名,入选自治区级传承人20名。在9个旗县区建起了5个基层“非遗传习所”和2个“非遗传习基地”。2013年,我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今年6月我市“非物质民俗文化展示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开放,接待人数已超过2万人次。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