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诺尔区文物普查进入馆藏文物数据采集录入阶段
26.11.2014 16:43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扎赉诺尔区(扎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入馆藏文物数据采集录入阶段。目前,扎赉诺尔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时间对馆藏文物进行登记、测量、拍照、图像采集和信息录入。
扎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按照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标准规范开展文物测量、拍摄、信息数据采集、信息登录等各项工作,普查数据采集工作小组已开始用普查数据采集模版录入文物信息,并按要求配置了卡尺、标尺及电子称量器具等数据采集用具。年初,扎区文物局就制定了《扎赉诺尔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派专人参加了呼伦贝尔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业务骨干培训班,讨论确立了扎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队员成员单位。
据悉,“一普”的时间是2012年10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普查不针对个人,不改变文物权属。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建立起完整的档案,但从未开展过全国性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次“一普”的目的是通过普查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价我国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保障文物安全,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积极作用。
据工作人员介绍,扎区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已经发放并收集完毕,目前已进入边采集、边建档、边整理、边报送、边审核、边登录环节。上级部门对普查数据、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的审核通过验收后公布普查成果。
[责任编辑 李珍 ]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26.11.2014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