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诺尔:文化扮靓北疆旅游风景线
今年夏季,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成为外地游客向往的目的地。绿草如茵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辽远无际,烟波浩淼的呼伦湖碧波荡漾,热情奔放的蒙古风情雄浑厚重,扎赉诺尔文化源远流长,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独具魅力,这一切编织成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和谐的优美画面,令无数中外游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近年来,扎赉诺尔区全力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建设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地为引领,以草原文化、猛犸文化、矿山文化为轴心,以山水生态游、农家乐休闲游、古文化游为支点,将草原文化、湖泊文化、猛犸文化、口岸异域文化融入到旅游产业元素中,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倾力打造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到扎赉诺尔旅游的人数达5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创历史最好水平。旅游业已成为扎赉诺尔最具活力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学规划资源优势凸显
2013年,一部5D电影《猛犸归来》在扎赉诺尔区猛犸公园观光塔内连续播映,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扎赉诺尔历史。
早在二、三万年以前,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与猛犸象共处,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猛犸象化石出土后,扎赉诺尔就被誉为“猛犸象的故乡”。
自恢复县级建制以来,扎赉诺尔区加强对旅游业的科学规划,牢固树立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城市的形象产业。
扎赉诺尔区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呼伦湖、拓跋鲜卑古墓群、蘑菇山旧石器遗址、灵泉风情园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了该区的宝贵财富。在发挥地域、资源等自然优势的同时,扎赉诺尔区积极科学规划,将万年古老文化、千年草原文明、百年矿山历程融为一体,重点打造了从蘑菇山旧石器遗址至达赉湖的文化产业园带,建设扎赉诺尔文化园、民族历史文化园、矿山工业文化园、湖泊湿地文化园“一带四园”的空间格局,重点打造了小河口景区、鲜卑古墓群、国家矿山公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度假区,使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形成了观光、休闲、度假一体,吃、住、行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走上了一条文化、旅游、贸易相融合相促进的发展之路。
“到扎赉诺尔旅游,就是体验一种文化的熏陶。”一批批远道而来的游客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文化旅游融合井喷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做大做强,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文化大繁荣、旅游大发展和产业大跨越。”扎赉诺尔区委书记齐伯金语气坚定而铿锵。
2013年,扎赉诺尔区在新区建成了占地面积100公顷的猛犸公园和为中外青少年奉上科普盛宴的儿童科技馆,建立了蒸汽机车博物馆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成为周边地区最佳旅游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观光游览。而地标性建筑扎赉诺尔博物馆,立足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文化特色,全面展示了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呼伦湖生态湿地和扎赉诺尔煤矿开采史,常年免费开放,在夏季旅游高峰期,日接待游客达1万多人次。
扎赉诺尔通过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中俄蒙国际温泉休闲体育度假景区是该区乡村旅游的杰出代表。这个景区以生态绿色种植基地为依托,发展以采摘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而春园国际垂钓基地,为广大垂钓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到此游玩观光,成为扎赉诺尔区新的旅游胜地。
随着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品牌优势逐渐展现,赢得了一项项殊荣:猛犸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园内气势磅礴、形态逼真的87座猛犸象雕塑群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之最,并荣获“规模最大的猛犸象雕塑群”之称;扎赉诺尔儿童科技馆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大型的专业型儿童科技场馆;蒸汽机车博物馆成为中国第三家、我区唯一的以蒸汽机车为主要展出对象的专题博物馆……
群众文化活动彰显特色
山水与文化水乳交融,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打造文化旅游大区就要把扎赉诺尔区特色的文化效能发挥到淋漓尽致。
伴随着城镇面貌的日新月异和人居环境的日益改善,扎赉诺尔区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每当夜幕降临,漫步在扎赉诺尔区,人群攒动,交谊舞、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在该区今年举办的第九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矿工节期间,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在凸显人文亮点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让外来的游客感受到的不仅是这里的迷人风光,更被浓郁的风土人情深深感染。每一个扎赉诺尔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成为一道道最美的风景。
走在扎赉诺尔区各文化广场,所到之处,一幕幕文化旅游大戏正在上演,而这仅仅是扎赉诺尔区旅游“四季歌”中的一曲,是扎赉诺尔区打造文化旅游胜地的精彩一面。
扎赉诺尔,昨天与今天交织,到处闪烁着厚重的历史和激情的诗意,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浓墨重彩地书写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建设的新篇章。( 安秀娟)
[责任编辑 李珍 ]